真光心语:爱的10种写法

第一节 校长写给真光的一封信

字体:16+-

“中国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一次外事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这样强调。

教育兴国,教育立人。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骄傲和使命所在。在教育这条百年大道上,始终有着真光人探索和奉献的身影,真光的光芒也在照亮许多人,感染许多人。

但是,无论是真光的老师、学生们,还是家长和读者们,脑海里都在盘旋着一个同样的问题:真光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呢?

没错,回望历史,真光有数不尽的故事和辉煌;展望未来,一所百余年的老校,又会生出怎样的新枝叶,带来怎样的大惊喜呢?真光,你准备好了吗?

面对这样一连串的追问,作为真光中学的一校之长,陈秋兰女士从未停止过思考,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关于真光,关于未来,她同样有很多话要说。于是,她用中国人最传统的方式——写信,向大家吐露着自己的心声。

亲爱的真光中学,真光的每个人,以及每一位关心真光的人:

你们好!

作为教育工作战线上的一位老兵,当第一次得知自己要被调来真光时,我仍然觉得像受了“晴天霹雳”。因为社会同行、领导都在关注真光校长的位置,外界也很容易对我看似“瘦弱”的肩膀能否配上坚定的意志产生怀疑。能成为真光校长,是所有人对我的信任,真光历史上一位又一位无比优秀的女性的精神力量也在时刻激励着我:竭尽全力,完成使命!

真光是一个磨砺场,这种磨砺在我走进真光的一周后开始发酵。真光的精神足以在每个人的心中引发一场重新认识自己的地震,即便是早就认定自己会“一辈子走在教育之路上”的我也深受震撼。

做教育一定是真爱的教育,这不是自私自利的爱,不是假爱,也不是错爱,不是以爱的名义做非爱的事情。真光的教育沃土和我的理念是共鸣的。我也切实感到了老师对孩子无私奉献的精神,每一个感动都拨动心弦,慢慢地为自己是真光人自豪。真光让我找到了教育的本真。不入真光无法感受她的精神,一旦进入又不由自主地融入了她。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来到真光,一方面在教育,另一方面也在诊断。学校的诊断人是校长,特别是新任校长必须做的,发现学校的优点、缺点、机会和不足,才能制定出它的发展策略。真光有别的学校无法比拟的核心竞争力,她的文化、她的老师和她的学生。我来真光的第一课是与全校老师分享,首先做的就是打开我自己,让大家了解我和我对教育、对真光的理解。

很久之后,仍然有老师说对那次讲话很有感触。包括我“教师第一”的理念和学生观、教育观。我与大家的交流是想让大家先了解我,而我也慢慢地了解大家。立业百余年,真光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抓机遇,迎挑战,扬长处,避短板”,我们才能走得更好、更远。当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审视自己。

首先,真光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比较薄弱。老师的办公停留在用聊天软件交流的水平,学校没有专门的在线办公系统,硬件建设也没有跟上。而一所百年老校想继续往前走,应该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跟上时代的脉搏。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学校应该利用大数据来推动课堂改革,整合教学内容和方式。所以我来真光之后的第一笔钱就花在办公系统上,筹建信息中心,从硬件软件上共努力。

其次,在国际化视野上有所欠缺。在目前国际世界环境下,孩子们应该有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而真光中学和其他的中学一样,现在的“国际化”更多的是停留在有出国愿望孩子的国际课程的教育上,但它本来的方向应该是让所有孩子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全球的意识。所以应该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中,作为“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的一个方向。

再次,行政干部队伍有待调整。真光的行政干部特别有执行力,也有很多优秀的年轻老师,接下来也应该给他们更多、更大的发展平台。只有放对位置的人,才称得上是“人才”,干部队伍的调整符合学校的用人需求,也一定可以在实践中找到最好的平衡。

最后,就是推进教师的岗位竞聘。真光的老师特别优秀,“高职低聘”的现象非常普遍。但老师们竞聘时表达的都是对真光的感恩,感谢真光这个平台让他成长,感恩周围老师的帮助,以及幽默调侃“我已经是第三次了”“我就是来混个脸熟”“我老婆大肚子了,我就是想看看能否帮她挣点奶粉钱”。从中足以看出真光老师的大度、互爱、友善,也能看到真光老师思想的高度。对真光的爱大家很容易说出口,而且也真正是落实在行动中的,是从语言到行动,从老师、学生到家长的爱。爱是快速融入真光的秘诀,也是教育工作的真谛。

在提升师资力量的同时,中层干部的打造也是必需的。

这里讲到的是一个战略和战术的问题,战略是容易复制的,战术更多的是执行力,这才是关键。很多学校参观衡水中学,学习他们的经验,我认为这是非常有益的,但衡水中学很难复制,关键原因就是最缺少执行力。真光干部的执行力是最强的,这是来到真光让我感受非常深的一点。真光的老师也有敢想、敢做,敢创新的精神,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当然真光孩子们的能力也很超群,这需要感谢真光的社团,社团打下了一个基石。

我一直认为“教师是第一”,学校把老师放在第一位,老师才会把学生放第一位。老师不能只是在照亮别人的时候燃烧自己,也应该学会发展自己,所以我们的“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实行人才孵化。教师应该有平台被推出去,让青年老师看到希望和机会,冲破学习的“天花板”,这种思路是非常正确的。教育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是教育的目的。学生、老师都发展了,学校才能发展。中青年往名师方向培养,已成为名师的往正高特级发展。

在真光的教育理念体系上,我希望能做“加减乘除”法。教育最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以及如何培养?以应试为目的的路走不长,课程体系的构建、课堂模式的创新才应该是接下来工作和转型的重点。如何顺应高考改革,做一些先行先试的尝试,如何在时代的背景下创建真光的特色,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摸索和创新。

到今天,我们的真光已经走过了144年,非常不容易。有幸成为真光的一位“新人”,让我也结束思考:未来的真光应该是什么样呢?

这个问题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们的新校区。我们的学校现在占地是7.9万平方米,接下来会有1.7万平方米的扩建。这个过程中,首先在风格上会展现真光百年老校的建筑特色,新校区和老校区在风格上是一脉相承的。未来,我们还会有900人的学术报告厅,以及容纳3300人的室内体育馆。而曾经因为历史原因被拆除的光庐将会在新校区重建,作为科技馆跟老校区现在有的真庐遥相呼应。

我认为,科学教育也会是对真光教育的传承和发展,真光的孩子很有创造精神,我们在何印堂校长时期他就提出了“创造的教育”,我们要在百年老校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努力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所以,我们计划把整栋光庐建成华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学生创新基地,让孩子们能够在这样一个基地当中揭开动手能力并感受什么叫创意。

未来的真光,她在观感上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在文化上,既是中国的,也是国际的;在定位上,既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也是有利于老师成长的。尤其是在教育上,要凸显出真光独一无二的元素,达成我们的培养目标:“真光人的性格,在朴素当中见光芒,在恬静之中聚威力。”真光的学生特别朴实、谦和,但是深交下去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我曾经在地铁上遇到过一个真光的孩子,他初中是在另外一所学校读的,闲聊中我问他:“对比两所学校,你觉得真光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他说:“我在真光的这两年远比在初中快乐得多,因为在其他学校孩子们比较功利,大家爱攀比,比文具盒、比书包、比鞋子,长时间不换一双鞋子他们会笑话你,而在真光不会,真光人不注重这些表面的东西。在其他学校大家心更容易浮躁、散漫,但在真光大家却很专注地学习,风气特别好,人与人之间也很和谐很纯粹,让人很舒服。”孩子有孩子比较的视角,但在某种角度上却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真光人的性格。

当然,太多心里话是说不完的,幸好接下来我们彼此为伴。今天,我们有幸共同栖居在真光的怀抱里,学习、成长、追梦。相信美好的事情将会发生,相信真光的未来将会更加精彩!努力吧,真光人!

我爱你们!

陈秋兰

书于乙未年丁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