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卷

后记

字体: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新机制与公立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显著,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和研究成果,初步形成了一批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40年的改革与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高等教育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国将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反映了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期待、新要求。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取得的成就,正视存在的问题,分析面临的挑战,探讨未来的改革与发展道路。十年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承担了《中国教育改革30年:高等教育卷》的编写任务。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决定出版“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丛书,并再次把《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卷》的重任交给我们,为我们提供了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机会。我们根据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最新发展和最新成果,对原来的书稿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了这部新的书稿。本书的整体框架由我和刘宝存同志设计提出,各章节撰写的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由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张东海同志撰写,第二章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陈超同志撰写;第三章由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张旺同志撰写;第四章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刘宝存同志撰写;第五章由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巧针同志撰写;第六章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院耿益群同志撰写;第七章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谷贤林同志撰写;第八章由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郄海霞同志撰写;第九章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魏红同志撰写;第十章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张惠同志、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同志撰写。最后由我和刘宝存同志统稿。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责任编辑周鹏女士更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谨致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粗浅和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王英杰

2018年5月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