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至10日,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课题组到甘肃省JN县调研,得到了JN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调研的主题之一就是高中债务问题。
(一)该县高中债务基本情况
JN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是全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县和典型的旱作农业县。JN县总面积2193平方千米,辖24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79万人。有各级各类学校332所,共有在校学生8.04万人,公办教职工6138人。校园占地面积283.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0.32万平方米。
全县2015年有独立普通高级中学4所(含民办学校1所),完全中学5所。在校高中学生14420人,高中建筑面积307146平方米。调研的时候,全县8所公立高中负债高达1.5亿元。其中JN一中负债4448万元,JN二中负债2033万元,WR中学负债2098万元,CJ中学负债2617万元,GG中学负债2141万元,JSP中学负债587万元,RD中学负债1067万元,HR中学负债177万元。
从债务类型分析,主要是欠施工单位的建筑工程款,欠银行的校园建设付息借款和贷款,欠各公司的购置采暖设备和现代教学设备款。从债务形成的时间看,主要是从2002年开始的。当年高中全面扩大办学规模,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由于县财政拨款少,大部分为学校自筹资金。除此之外,还有些是2010年后形成的新债务。
(二)债务形成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2002年以来,JN县为了贯彻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该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县高中教育发展的意见》,通过银(行)校合作、企校合作、个人投资、集资办学、捐资助学等形式筹措资金,扩大高中建设规模,加大教育教学设备的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使该县高中教育提高了办学标准,解决了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缓解了初中升学压力,但同时形成了较大的债务。
其次是体制机制的障碍。长期以来,政府对普通高中办学成本分担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高中基本建设没有项目支撑。特别是近年来,除了教职工工资和高中学生资助项目外,县财政方面的投入几乎没有。学校的基础建设资金,基本依靠学校自筹和施工队垫资解决,而这些与县里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投入相比,形成了明显的差距。
再次是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因素。JN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也是老区,地方财力基础薄弱,无力负担高中教育发展所需资金,为了满足需求,学校只能举债发展。
最后是收费政策的不合理。当地政府对农村学校收费标准有严格的规定,普遍低于城镇学校,而随着物价不断上涨,农村学校运营成本持续上升。当地农村高中的收费标准自2008年以后再没有变化,随着生源减少和“三限”政策的实施,学校的资金更是入不敷出,正常运转举步维艰。
(三)欠债产生的后果
1.校长受到威胁。在JN县,高中校长日子不好过,经常要躲避讨债人的骚扰,特别是逢年过节,校长都要关机躲起来。高中校长成了当地的高危职业之一。
2.学校教育活动受到影响。据了解学校经常在正常上课或者搞活动时,遇到一群人大吵大嚷来讨债,正常教学活动受到严重干扰。学校办公室还经常会接到一些追讨债务的电话。
3.高中教育事业受到损害。该县高中教育事业发展比较滞后,长期靠学费收入维持支出,保障水平很低,亟须得到强化。
(四)学校债务具体情况
JN一中债务情况 JN一中是一所县级公办独立高中,建于1941年9月,2002年晋升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第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第四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实验室与仪器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示范学校”“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殊荣。
学校于2001年全面扩大办学规模,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财政拨款少,大部分为学校自筹资金,截至调研的时候,学校欠债达4448万(其中借款4105万元,拖欠工程款343万元)。负债过重已成为阻碍学校发展的最大困难。
1.形成债务的过程
(1)2003年12月建成1号公寓楼,工程总投资562万元(其中主体446万元,附属工程100万元,设备投资16万元)。学校先后自筹544万元,拖欠工程款18万元。2009年又加修1号公寓楼楼梯,耗资12万元,全部拖欠。
(2)2006年学校对旧操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总计投入169万元,学校自筹资金53万元,借款96万元,拖欠工程款20万元。
(3)2005年8月建成新教学楼,建筑面积11158平方米,工程造价2043万元,其中主体1374万元,设备投资669万元(包括投影设备、校园网、天文馆403万元)。财政拨款200万元,学校筹措资金1185万元,向其他单位和个人借款748万元,拖欠工程款19万元。
(4)2009年9月建成2号公寓楼,建筑面积6513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172万元(其中主体809万元,附属工程109万元,设备投资254万元)。学校自筹资金713万元,借款459万元。
(5)2009年9月建成餐饮中心,建筑面积3412平方米,工程总投资609万元(其中主体553万元,附属工程14万元,设备投资42万元)。学校自筹资金468万元,借款141万元。
(6)2008年县政府研究将原商运公司20亩土地以389万元有偿划拨给学校。学校自筹资金偿还8万元,借款381万元。
(7)2009年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对新操场进行改造,硬化篮球场、排球场、安装篮球架等设备耗资21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43万元,借款67万元。
(8)2010年底建成体育馆,主体为钢筋砼结构,钢网架屋顶,建筑面积7852平方米,工程总价为3867万元(其中主体和装饰3230万元,附属工程218万元,设备投资419万元)。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统筹拨付了1500万元(其中430万元为JN一中资金),借款2163万元,拖欠工程款204万元。
(9)2009年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原来的4吨锅炉不能满足需要,学校购置10吨锅炉一个,修建新锅炉房,并对原来的暖气管网进行了合理改造,前后累计投资277万元,学校自筹资金227万元,借款50万元。
(10)由于1号公寓楼、餐饮中心和2号公寓楼建在深达8米的土层填方基础之上,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塌陷,学校对此进行了多次维修,包括广场砖铺贴、排水系统改造和校园零星维修等累计投资达338万元。学校自筹资金268万元,拖欠工程款70万元。
2.学校收入情况
我们调研的时候,学校高三应届生1000人,高二993人,高一804人。春季学期学费每生540元,秋季学期学费每生570元,全年共收费258万元。择校费每生3年6000元,共收费44.4万元。住宿费每学期110元,共收费34.3万元。补习生每年收费在300元左右。全校的学费、择校费、住宿费和补习费,这4项收费累计为637万元左右。
3.学校正常支出情况
(1)水电费、电话费为50.7万元左右。
(2)临时工33人,根据岗位不同,工资在每月1000元到1800元不等,一年累计支出为43万元左右。
(3)锅炉用煤费为97.4万元,锅炉维修及维护费5万元,临时聘用锅炉工工资为2.7万元,合计105.1万元。
(4)截至调研的时候,学校累计借款4105万元,年息8.4%,每年需支付利息344万元。
(5)高三高考奖40万元左右。
(6)财政工资中的班主任津贴为80元,为激励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学校根据量化考评,分等级发放班主任津贴170元、220元、270元,全年累计14.7万元。
(7)由于学校部分科目教师紧缺,加上病、事、产假等原因,部分教师需超课时带课,为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对带课量超出大纲规定课时量的教师予以适当补助,全年累计18.4万元。
(8)路面维修、墙面粉刷、油顶、管道维修和大型修缮等费用累计79.4万元。
(9)办公费、差旅费、培训费、土地租赁费、办公设备购置费等其他支出累计182.3万元。
以上9项支出合计为877.6万元。
综上,由于招生规模压缩,学生人数持续减少,学校收入少、支出大、债务重重,已经无法维持正常运转。
JN二中债务情况 JN二中始建于1978年,2006年改办为独立高中,2011年晋升为“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4年8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文屏教育园区。现有教学班57个,在校学生2957人,教职工216人,其中专职教师213人。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8月被省教育厅、省体育局评为“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
学校从2002年开始扩建,扩大招生规模,先后修建科技楼一幢,学生公寓楼一幢,改扩建操场一处,配置多媒体电子白板60多个、校园网络及监控系统一套,学生饮用水及供暖锅炉各一套,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及附属工程等累计投资5300多万元,其中县政府给科技楼拨付200万元工程款,给教学楼拨付200万元,学校先后向省财政争取资金260万元,义务教育债务化解360万元,政府累计投资1020万元。学校每年从学杂费中积累投入的建设资金2200万元,另从社会人员及教职工中借款1923万元,还欠公寓楼工程款110万元,合计债务为2033万元。
在调研的时候,由于学校没有择校生和补习生,每年仅收学杂费250万元,还需要支付暖气费120万元,临时工工资55万元,水电费40万元,高考质量奖30万元,仅这4项就累计245万元。其他正常办公及维修没有任何资金来源,剩余的2033万元债务及借款利息根本无力偿还,负债过重已成为阻碍学校发展的最大困难。
WR中学债务情况 WR中学始建于1957年,是一所县办重点完全中学,2006年11月被评为市级示范性高中学校。WR中学多年来为社会造就了一大批人才,赢得了普遍赞誉。但学校教育经费来源单一,办学经费欠账多,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截至2014年8月31日,学校总债务为2098万元。其中,统计上报的债务为1762.55万元,未统计债务为335.45万元。
具体项目如下:一是自2011年1月开始的未挂账个人借款利息约13.5万元,二是2013年12月附属工程项目欠县建集团工程款100.3万元,三是新建教师保障房及附属工程款100.15万元。
学校初中阶段教育经费为每年70万元左右,高中学杂费,包括住宿费,年收入总额约100万元,两项合计170多万元。而学校正常运转每年接近200万元,包括取暖煤炭费约70万元,水、电及维护费32万元,学校正常基础设施维护费24万元,日常办公用品费56万元,体育器材、实验仪器、药品购置费10万元。所以,基本上是入不敷出,根本无力偿还债务,更谈不上学校的发展。
CJ中学债务情况 CJ中学高中部共有教学班26个,学生1680人,教师101人。学校债务堆积,连续4年无力偿还利息,催款要钱的人络绎不绝,严重影响了学校管理和正常教学秩序。总体情况如下。2004年至2014年6月,CJ中学共完成基建支出4351.76万元,已到位并支付资金3531.3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982.57万元,借款1208.9万元,经费自筹339.9万元。预付工程款802.7万元,账面应付工程款1611.8万元(剔除预付款,实际欠工程款809.1万元)。截至调研的时候,基建总负债约2018万元。学校从2004年到2014年6月累计集资3765.38万元,累计偿还2556.49万元,其中向教师个人借款490.3万元,向社会个人借款718.6万元。经统计,2009年以来基建账户共支付利息170.6万元。
GG中学债务情况 GG中学地处JN县西部,建校历史50多年,是一所农村完全中学,2006年晋升为“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2007年新建初中部教学楼、2009年建设学校餐厅、2011年建设学生公寓楼、维修校园基础设施、购置教室电子白板、学生公寓楼钢制床等共计负债2141万元,年结息80多万元,压力巨大,办学经费周转困难。
JSP中学债务情况 JSP中学是一所县办农村完全中学,位于JN县西北部的JSP镇。历经多年的努力,JSP中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截至调研的时候,学校占地面积22678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和教师宿办楼各两幢,建筑面积16480平方米。
负债形成的过程:一是近几年在校舍排危改扩建及硬件改善的过程中产生的477万元的欠债;二是学校在修建更新锅炉设备的过程中又新增加的110万元的债务,因此学校负债达587万元,还贷压力巨大;三是财政款项不能完全及时地返回学校,且财政补贴经费严重不足。比如义务教育阶段每生补贴已达700余元,而高中的学费收入每生只有252元,高中办公经费十分紧张,严重制约了学校自主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办学硬件设备的能力。
RD中学债务情况 RD中学为JN南部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始建于1943年,高中共有18个班,学生总数为997人,高中任课教师77人。
截至调研的时候,学校欠债1067万元,其中欠工程款121.8万元,校园建设付息借款647.1万元,校园建设贷款180万元,购置供暖锅炉、电子白板、校园网络工程及锅炉用煤所欠各公司款项为68.9万元。另外,由个人付息借款及贷款所产生的利息每年为49.2万元。
RD中学每年的收入包括高中学生的学杂费48.3万元,初中学生公用经费39.9万元,两项合计为88.2万元,加上取暖费,学校的总收入为103万元,学校正常支出包括办公费、水电暖、差旅费、培训费、劳务费、会议费等约107万元。所有收入尚且不够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更无法还债。
HR中学债务情况 HR中学是一所民办高中,现占地127.79亩,建筑面积18667平方米。有专职教师48人,学生585人。
在2010年之前,学校在全市范围内自主招生,完全能够保证学校的生存发展。但自2010年起,学校只能在JN县范围内招生,随着生源数量的减少,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学校收支严重失衡,需要办学者不断垫资。办学者在完成了所有的一期工程建设后,已无法按协议完成二三期工程。截至调研的时候仍欠外债177.3万元,难以形成和其他学校的良性竞争及可持续发展。
上述一个县域高中学校债务情况足以说明,政府对高中教育的投入还需要增加,此外,高中投入和管理模式需要转变。要善于运用政府与私人合作的有效方式,运用市场机制融资,彻底摆脱债务负担。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通过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不断化解债务危机,有力地促进了普通高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