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从业人数的政策意义
教师数量问题是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课题,人员充足的教师队伍是扩大我国教育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保证。但过于庞大的教师队伍,往往又会造成教育经费的浪费,导致教育发展的低效。在注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今天,足够数量的优质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仍是我们需要长期努力的重点所在。
二、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从业人数的变化
图6-1 1978—2016年专任教师从业总人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专任教师总人数也稳步增长。从图6-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人数均呈上涨趋势。我国各级普通学校专任教师总人数从1978年的902.31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1 579.2万人,增长75.02%。依据教师总人数的发展变化过程,可以把教师队伍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恢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教师人数相对稳定,一直维持在约900万人的规模,这与当时我国在校生人数的变化紧密相关。第二阶段(1985—2005年),这一时期教师从业总人数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尤其在1995—2000年间,增长比率达到10.5%,并且总人数突破了千万。第三阶段(2005—2016年),这一时期教师从业总人数依然维持了第二阶段的增长速度,年均教师数量增长25万以上,但是从2005年开始,教师的供给由短缺进入富裕阶段。
(一)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变化
图6-2 1978—2016年高等教育专任教师人数的变化
从图6-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专任教师队伍的增长速度相对其他教育阶段而言上涨趋势明显。受招生政策和招生数量的影响,教师队伍的发展可以较为明显地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高等学校教师人数从20.63万人增长到34.43万人,在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高校教师规模也随之迎来了增长的小**。第二阶段(1985—1998年),经历前段时期的增长后,高校教师规模在这一阶段较为稳定,尤其在1988—1995年间几乎维持着相同的规模。第三阶段(1998—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高峰期,从40.73万人激增到134.31万人,教师人数增长率为229.76%,年均增长率为19.15%。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对教师的需求激增,在2000年以后更是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19.02%。第四阶段(2010年以后),经历前段时期的高速增长后,由于招生数量趋于稳定,高校教师数量的增加也开始趋于平缓。2010—2016年,教师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仅为3.21%,为上一阶段的1/5。
(二)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变化
如图6-3所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专任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人数总量基本上保持在550万人左右。中学专任教师队伍的发展可以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从1978年的318.2万人到1985年的265.16万人,中学教师队伍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第二阶段(1985—2005年),在这20年间,中学专任教师队伍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从1985年的265.16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477.13万人,教师人数增加了80%,年均增长率为4%。第三阶段(2005年以后),由于人口老龄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双重影响,在这一阶段,学龄总人口趋于稳定,导致中学专任教师数量的增长也开始趋缓,2005-2016年,教师人数增加了9.43%,年均增长率为0.86%,仅为上一阶段的1/5。
图6-3 1978—2016年中小学专任教师人数的变化
(三)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发展变化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5年),教师队伍呈现增加的趋势,教师人数从1978年的27.75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87.5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2.67%。第二阶段(1995—2005年),在这一阶段,教师人数开始趋于稳定并逐步下降。进入2000年,随着幼儿园适龄儿童数量的减少,幼儿园教师队伍人数开始出现下降,2000—2005年出现了U形的变化趋势,两年之内约减少了28.53万人。第三阶段(2005年以后),教师的人数开始稳步增长,特别是在2009年以后,由于“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等政策的实施,学前教育教师的数量进入快速增长的通道。2005—2016年,教师数量从72.16万人增加到223.21万人,增加了209.33%,年均增长率为19.03%(见图6-4)。
图6-4 1978—2016年幼儿园专任教师人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