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民办教育卷

三、未来的研究趋势

字体:16+-

40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对民办教育这一领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使民办教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办教育事业,甚至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民办教育研究将继往开来,勇敢直面和改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继续扩大和拓展已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重视民办教育根本问题研究

强化民办教育根本问题研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民办教育问题,增强民办教育研究的理论深度。在研究对象上,加强对民办教育根本问题的分析,结合新的时代特征、社会形势和民办教育特点,探讨民办教育的本质属性、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内外部治理机制和学校发展模式等根本问题,找准新时期民办教育的目标定位、生存之基和发展之道。在研究方法上,更加注重从多学科和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民办教育根本问题,把握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在根本问题上的区别与联系,增强民办教育研究的理论深度。在研究过程中,更加善于通过民办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反哺民办教育根本问题,通过准确分析和把握实践问题,不断深化对民办教育根本问题的理解。

(二)关注世界欠发达国家的私立教育经验

增强对世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私立教育发展经验的研究。鉴于我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民办教育发展实际情况,我国民办教育研究未来应更加关注以下四类国家的私立教育办学经验:一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教育管理体制相似的国家;二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三是私立教育发展水平和阶段相当的国家;四是经济欠发达但具有典型私立学校的国家。

(三)注重发挥民办教育研究的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民办教育研究对我国民办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引领作用。在新时代,我国民办教育研究要不断提高理论影响力,以理论研究引领民办教育政策和实践。一方面,理论研究要强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为国家相关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以理论研究增强政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善于将理论成果转换为教育政策和改革实践,开展政策研究,参与民办教育决策,增强理论研究的咨政能力。另一方面,理论研究要在积极宣传解读政策、评估政策效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更加关注民办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实践问题,强化理论研究的实践引领作用。

(四)强化中国特色民办教育理论研究

强化本土化的民办教育理论研究,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办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向前推进。我国民办教育研究将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下的民办教育理论为对象,立足我国社会发展视角,以西方私立教育理论为参照,以现有民办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实际效果为基础,以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特点、规律为核心,以建构中国特色民办教育理论体系为归宿,不断完善民办教育制度,逐步规范民办学校运行管理,持续沉淀举办者办学精神,日益形成教育公益文明氛围,推动健全我国民办教育理论基础、内容要素和框架体系。

[1] 胡万山、李庆丰:《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基于1985—2014年重要文献的可视化分析》,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32(6):1-15。

[2] 杨全印:《关于我国20年民办教育政策的思考》,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18-21。

[3] 张胜军、张乐天:《1978年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建设的历史、成就与问题》,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35-38。

[4] 《民办教育酝酿“分类管理”新体制》,载《新京报》,2015-03-09。

[5] 邸鸿勋、张定:《民办教育的概念性质与功能》,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0(1):67-69。

[6] 潘懋元、邬大光、别敦荣:《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载《高等教育研究》,2012(4):1-8。

[7] 王文源:《中国民办教育:在理想与现实之间》,197-198页,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8] 张驰、韩强:《学校法律治理研究》,292-300页,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9] 邵金荣:《中国民办教育立法研究》,1-23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0] 谢锡美:《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制度渊源探析》,载《教育发展研究》,2005(24):41-46。

[11] 刘建银:《民办学校产权问题研究:一个基于案例、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综述》,载《教育科学》,2006,22(6):19-24。

[12] 肖晗:《民办学校产权制度的修改与完善》,载《职业技术教育》,2008(4):73-77。

[13] 孟繁超、胡慧萍:《论我国民办学校的产权归属及其法律规制》,载《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1):16-19。

[14] 吴华、徐正福、徐晓东:《民办学校产权模式新视角——椒江“教育股份制”实践价值的再认识》,载《教育研究》,2004(12):39-43。

[15] 陈叶珍:《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3):39-41,53。

[16] 赵雄辉:《论民办学校财务管理政策的完善》,载《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7):65-68。

[17] 袁连生、王翠林:《营利与非营利民办学校财务会计问题探讨》,载《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5):55-60。

[18] 严安:《民办学校如何加强财务管理》,载《财会信报》,2006-5-15。

[19] 杨龙军:《民办教育税收问题探讨》,载《税务与经济》,2005(2):17-20。

[20] 吴华、王习:《营利性民办学校应该享受税收优惠》,载《中国教育学刊》,2017(3):14-18。

[21] 周海涛、张墨涵:《完善民办学校税收分类优惠政策的思考》,载《教育与经济》,2014(5):25-30。

[22] 周海涛、刘侠:《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基于近十年全国民办高校数据统计与政策文本分析》,载《中国高等教育》,2016(2):18-22。

[23] 李智、张陆、龚涛:《从对比中看民办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河南省项城市民办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载《中国统计》,2006(12):20-22。

[24] 王佳媛、吉军、王西明:《1997—2007年我国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状况研究》,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4):85-89。

[25] 孙承毅:《民办教育的问题与困扰及可持续发展》,载《教育探索》,2004(12):60-61。

[26] 邓志伟:《民办教育发展问题与分析》,载《北京成人教育》,1999(11):25-26。

[27] 张铁明:《关注阻碍民办教育发展的新倾向——兼谈教育利益国家化是民办教育新制度安排中最核心的理念》,载《教育发展研究》,2005(8):13-19。

[28] 谈松华:《民办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制度选择》,载《教育科学论坛》,2004(1):19-24。

[29] 张志勇:《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载《当代教育科学》,2004(17):16-19。

[30] 徐长发:《关于目前民办教育发展策略的思考》,载《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3(3):21-26。

[31] 朱为鸿:《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与趋势》,载《教育发展研究》,2006,6(22):17-22。

[32] 周国平:《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6)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回顾与思考》,载《民办教育研究》,2007(5):48-54。

[33] 胡伶:《民办教育政策歧视现象分析》,载《现代教育管理》,2013(12):62-67。

[34] 徐绪卿:《关于民办高等教育政策顶层设计的思考》,载《教育发展研究》,2013(21):60-64。

[35] 张瑞:《民办高校教育管理问题归因及对策》,载《中国成人教育》,2017(17):57-58。

[36] 常思亮:《论我国民办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4):125-129。

[37] 陈武元:《制定地方民办教育管理条例的思考:以S市为例》,载《教育发展研究》,2006(24):30-36。

[38] 李清刚:《民办教育公共治理的缺失与重建》,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16-18。

[39] 徐绪卿:《治理背景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转型》,载《中国高教研究》,2014(8):17-20。

[40] 郑扬波:《试论当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责任——基于治理的视角》,载《继续教育研究》,2010(11):72-74。

[41] 吴华:《重新审视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理由》,载《教育经济评论》,2016(2):3-7。

[42] 胡卫、董圣足:《立足国情 正视问题 积极稳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载《教育发展研究》,2011(15):3。

[43] 黎利云、杜继军:《民办高校教育风险调查与分析》,载《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20):123-125。

[44] 方建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考察上海〈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情况座谈会综述》,载《教育发展研究》,2006(18):82-85。

[45] 李国军、李雪平、张丽萍:《新时期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8):153-156。

[46] 周海涛、景安磊:《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载《当代教师教育》,2015(3):7-11。

[47] 段海军、霍涌泉:《新时期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陕西省为例》,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2):5-8。

[48] 李清刚、李柏宁:《民办学校教师流动问题探讨》,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16-18。

[49] 吴恕成:《如何确保民办学校教师的同等法律地位和权利》,载《人民教育》,2003(17):23-24。

[50] 景安磊:《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实现的问题、思路和措施》,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2):63-67。

[51] 尹晓敏、陈新民:《构建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载《辽宁教育研究》,2006(7):77-80。

[52] 周昆:《民办学校教师的权益如何保障》,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8):59-61。

[53] 张彤、李云娥:《民办学校教师培训与发展的调查分析——以温州市为例》,载《教育发展研究》,2007,29(66):42-45。

[54] 钟乐平:《浅议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障碍及对策》,载《教学与管理》,2001(7):43-45。

[55] 魏青:《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透视》,载《中国成人教育》,2006(11):28-29。

[56] 于光君:《民办学校教师生存状况调查与思考——基于一所民办学校的个案调查》,载《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6):14-17。

[57] 张彤、李云娥:《民办学校教师培训与发展的调查分析——以温州市为例》,载《教育发展研究》,2007,29(6b):42-45。

[58] 杨敏:《民办学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3):177-181。

[59] 于光君:《民办学校教师生存状况调查与思考——基于一所民办学校的个案调查》,载《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6):14-17。

[60] 杨海涛:《关于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月刊》,2008(11):65-66。

[61] 贾咏梅:《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载《思想教育研究》,2007(9):43-45。

[62] 郑杰、张雁:《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载《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4(1):19-23。

[63] 林峰:《民办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载《教育与职业》,2005(2):79-80。

[64] 陈庆省:《民办高校学生品德培养教育探索与实践》,载《思想教育研究》,2008(12):58-60。

[65] 黄洪兰:《民办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研究——基于公共财政运行规则的视角》,载《教育发展研究》,2012(11):29-33。

[66] 权麟春:《民办高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与对策》,载《教育与职业》,2013(17):180-182。

[67] 潘丽娜:《民办高校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探究》,载《经济师》,2015(1):204-205。

[68] 尹晓敏:《构建民办学校学生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载《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1):10-14。

[69] 张墨涵、王纾然:《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策略考察》,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80-87。

[70] 张莉、张晋:《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与对策》,载《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13-15。

[71] 权麟春:《民办高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与对策》,载《教育与职业》,2013(17):180-182。

[72] 张墨涵、王纾然:《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策略考察》,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80-87。

[73] 张莉、张晋:《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与对策》,载《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13-15。

[74] 权麟春:《民办高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与对策》,载《教育与职业》,2013(17):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