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民办教育卷

二、人才培养模式

字体:16+-

(一)行业学院模式

在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过程中,行业学院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行业学院是本科高校与企事业单位(或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典型企业)紧密融合,以行(企)业生产链、产品链、技术链和服务链为对象,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的应用型专业学院,旨在为行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

行业学院的最大特色就是以项目为依托设置培养方向,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通过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民办高校以行业学院模式为抓手,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满足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达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二)产学合作模式

产学合作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为实现各自或共同的目标,校企双方通过对资金、科技、人才等资源进行配置和优化、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产学合作模式的主要特色是既反映出合作双方之间的关系,又表达出产学合作结构以及双方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吉林动画学院为例,该学院依据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落实学研产一体化的发展思路,针对目前校企合作中教学难以组织、质量无法保障,以及学校热、企业冷的现状,主动探索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校缘产业“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在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中,以西安市的民办高校为例,西安培华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外事学院等多所民办高校与新道科技、东软睿道教育、厦门网中网软件、中软国际、烟台新天地试验技术等公司合作,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有十余项获批立项。

(三)校地互动模式

校地互动是指学校与所在地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社会组织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相互合作,共生发展。校地互动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地方性”和“应用型”。实践表明,那些发展特色比较鲜明、科技实力比较雄厚、师资队伍较强、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重视“校地互动”。

(四)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是指人才需求方(通常是企、事业单位)与人才提供方(主要是学校)经过协商,由人才提供方根据人才需求方提出的所需人才的数量、知识水平以及职业技能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才需求方提供相应数量与质量的人力资源的合约式人才培养模式。其最大特色是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设计和管理人才培养全过程。

订单培养模式是民办高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中常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该校以“订单培养”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成政企行校共同育人。先后组建了20个“订单班”,允许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和教学管理,为学生“毕业即就业”创造了条件。

(五)创新创业模式

创新创业人才模式是指以学科教育为基座,以通识基础深厚、综合素质高、专业适应性强为塔身,以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塔尖,培养适合未来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一种模式。其最大特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培养的创业人才懂得一定的专业技术,具备开拓创新、组织沟通等企业家的素质,善于发现商业机会并通过创造性的生产或经营活动进行商业行为并获取效益。

如西安外事学院。早在2009年5月,就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创业教育发展需要,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成立了西安外事学院创业学院。该学院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嵌入创业知识,将创业知识渗透到各专业课程中,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业素养。如商科专业课程中可增加金融家精神、理财家精神,人文社科等专业课程中可增加文学作品或历史进程中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工科类可积极挖掘本专业的创新性、创造性知识点,使专业课程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创业能力的领悟等。学院组建专业机构和创业基金,为创业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保障。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于2002年按照真实信息科技和产业企业环境建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Student Office & Venture Office),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商标,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SOVO逐步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金字塔模式,通过普适性课程教育中心围绕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完成大学生普适性创新创业教育,通过SOVO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转化提供实践平台,重点培养、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把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变为内在需要和自觉行动。目前该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李克强总理重点考察了该校的大学生创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