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学前教育卷

第六章 0~3岁早期教育服务的政策与实践

字体:16+-

脑科学和心理科学研究表明,婴儿期是儿童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比如,婴儿在3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多种学习活动,1岁的婴儿即可辨别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方位,并开始进入正式的语言学习阶段,在短短两三年里便可以初步掌握本族的基本语言,婴幼儿还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想象力、创造力。若在这个时期给予婴幼儿科学、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可大大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其著作中指出,儿童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脑细胞组织的发育在3岁之前就已完成60%;3岁之前也是儿童感知觉、记忆、思维发展的敏感时期。[1]美国学者布鲁姆进行了2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儿童智力开发得越早,其潜能开发得越彻底,1~3岁是人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2016年发布的《柳叶刀》系列《促进儿童早期发展:从科学理论到推广普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0~3岁这一发展时期十分重要,在这一阶段为儿童提供关爱与照料,能够提高儿童的生存率,使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并在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能力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指出,因错过0~3岁这一关键时期而受到发育迟缓影响的儿童,成年后的年收入可能比平均年收入少26%。

科学的早期教育同样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推动作用。早期教育被认为是一种最省钱且回报率最高的公共投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教授在促进人力资本的政策中证实了早期教育投资的高回报率,他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幼儿期对一个人投资1美元,要比在幼儿期之后对一个人投资1美元的收益更大。新西兰学者发现,早期教育可以紧密亲子关系,减轻母亲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提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或培训水平,改善就业情况。[2]

0~3岁的婴幼儿虽然发展变化迅速,且自身有巨大的学习潜能,但这种发展特点只能说明婴幼儿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要想将婴幼儿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需要成年人为其提供适应发展的良好环境以及高质量的早期教育。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早期教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儿童将来的认知、语言和智力发展水平。[3]单调、贫乏的环境刺激和适宜学前教育的缺乏会造成儿童认知方面的落后。一项关于孤儿院儿童与正常家庭儿童的比较研究发现,如果在婴幼儿时期缺少恰当的抚育与学习机会,将会使儿童的智力发展受到压抑、迟滞。当前,随着社会和科学不断向前发展,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及作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家长对于早期教育服务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浅层面地解决儿童照看问题,而是直指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服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0~3岁婴幼儿入托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已成为重要民生问题,更是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0~3岁早期教育事业经历了国家重视、恢复振兴,社会化、市场化,公共与私人市场并举、重回公益性三个重要阶段。近几年0~3岁早期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国家重视,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但由于我国0~3岁早期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总体基础薄弱,目前仍存在数量短缺、结构失衡、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如何加快构建0~3岁早期教育服务体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早期教育服务需求,是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面临的现实命题。如何解决现阶段问题以更好地实现“幼有所育”?我们可以从早期教育事业发展轨迹中寻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