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给广播电视大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根据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发展目标,广播电视大学迫切要求在新的层面继续破解开放性和教学现代化两大基本命题,加快改革和发展进程。以1999年启动的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简称“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为标志,广播电视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8月20日,国家教委电教办转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要全面而有重点地推进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程,实现在21世纪初将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总目标,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可靠的教学质量,在与普通高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共同构建能够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中国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骨干作用。广播电视大学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举办现代远程高等专科、本科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开展职业教育;举办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各种非学历教育,包括大规模社会化培训和再就业培训;举办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面向农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普通高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教育资源、教学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此外,还提出了之后3到5年重点实施的6个项目和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6个项目是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课程资源建设项目、教学信息传输系统建设项目、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项目、为“三农”服务项目、为终身化学习服务项目。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是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积极参与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深化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改革和完善电大系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教学、管理和技术队伍建设,加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研究和国际合作。
1999年4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通知》,指出该项目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实验。随文印发的《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指出:该项目旨在通过课题研究和试点工作,探索并构建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专科起点)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适时地开展该项目的研究,必将有力地推动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力争到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把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大学的远景目标。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领导,中央电大、普通高校和地方电大共同组织实施,在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进行。专科起点本科开放教育试点由中央电大与普通高校实行校际全面合作,按照共同规划、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方式开展。试点采取宽进严出和教考职责分离的方式,实行学分制。本科学生的课程成绩记录及获得的相应学分在注册后6年内有效;专科学生的考试成绩及获得的相应学分在注册后8年内有效。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经中央电大审核后统一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毕业证书。
截至2006年底,“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累计开设31个专科专业,18个本科专业(专科起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设统设必修课程350门;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全部参加试点,设置教学点3 175个,考点2 370个,教学点近三分之二设在县及以下行政区域;累计招生近380万人,其中本科生近142万人,专科生近238万人;毕业生163万余人,其中本科毕业生近57万人;在读学生近217万人,其中本科生83万多人,专科生133万多人,约78%的在读学生来自地市、县以下基层,西部地区的在读生约占25.4%。横向比较,2005年“开放教育试点”招生、毕业生和在读学生分别相当于同期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总和的12.0%、15.56%和12.01%,占成人高等教育总和的23.46%、21.91%和29.44%,占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生总和的71.24%、64.9%和73.6%。通过实施“开放教育试点”,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时的数据显示,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教职工总数达8.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8万人(未含3.8万兼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近1.66万人,技术人员0.99万人,科研人员0.16万人;固定资产增至23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57.9亿元;教学和办公用房面积分别达到1 095万平方米和233万平方米。
“开放教育试点”可以2001年至2002年开展的试点项目中期评估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较多外延的扩张,后期强调内涵的提升,并提出了“扩大开放,保证质量,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的指导方针。试点项目的主要成果是探索并形成了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天地人三网结合的教学环境,形成了适应成人在职学习的学导结合教学模式和系统运作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了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依托电大系统运作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培养了大批适合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合格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2004年8月,教育部决定以总结性评估的方式对“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评价和验收。2007年12月,教育部印发总结性评估结论,决定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予以通过:试点项目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实现了预期目标,形成了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开放教育已经成为推进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后,广播电视大学的工作重点转向巩固和发展试点成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开放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2010年教学改革要点》及教学改革方案等并付诸实施。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转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全国电大系统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系统;中央电大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高等学校,建设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和国家远程教育中心;“十一五”期间实施电大系统推进工程、课程平台搭建工程、教学质量保证和学习支持服务强化工程、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工程、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信息化校园建设工程等6项工程,实施证书教育推进计划、特定人群教育发展计划、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计划、对外合作与交流计划、社区教育推展计划、电大文化建设计划等6项计划。
“开放教育试点”期间,广播电视大学在为特定社会群体提供学习机会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如从2004年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实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方式,把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为农村第一线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2002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西藏大学合作成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西藏学院,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网络,为西藏地区求学者提供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此外,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开设了双语教学专业和课程。2004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成立,与中国残疾人教育联合会合作,面向残疾人开展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与部队合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0年成立了八一学院,2001年成立了总参学院,后来又于2009年成立了空军学院,依托军队建制或军事院校建立教学点和学习点,面向全军士官开展远程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试点”的预期目标之一,是为实现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为终身学习服务的转变打下坚实基础。试点期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的非学历教育项目总数达到511个,年均培训近200万人。但随着开放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及办学层次的提升,学历继续教育牵制了各级广播电视大学更多的注意力,如何通过开放教育试点推动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没有受到足够重视,非学历教育总体看来未能取得大的突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在各地设立了56个社区教育实验中心。不少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增挂了社区大学牌子或建立了社区教育学院,部分省级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社区教育服务中心。许多地(市)县(市)分校(工作站)也成为当地的社区教育机构。
“开放教育试点”是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原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开展的,试点最明显的变化是由原来的分级办学转向系统整体办学。广播电视大学创办时即强调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省级广播电视大学都是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两者之间是教学业务指导关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举办全国统一开设的专业科类,省级广播电视大学举办面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统一开设的专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专业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分标准。无论是统设专业还是自开专业,教学点管理、教学过程实施、学籍管理及毕业证书发放等均由省级广播电视大学负责。具有招生权和学历证书颁发权的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其办学权相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更为完整。“开放教育试点”采取的是项目协议方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省级广播电视大学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各级试点单位的职责分工及权利义务关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办学主体的地位得到加强,省级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办学主体的地位及其办学权相应明显削弱。在有特定目标的试点项目中实行系统整体办学有其必要性,但开放教育由试点转为常规办学后,如何解决管理体制机制层面的矛盾,尤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保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真正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办学权利,成为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和发展进程中难以回避的课题。
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率先进行了开创性探索。2001年1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主要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现代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试点工作,并立项进行课题研究;2003年3月,又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专设机构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具体负责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经过3年试点,教育部于2005年3月批准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标志着我国第一个面向全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正式进入全面运作阶段。教育部决定首先启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主要是考虑到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国家资源”可能发挥的现实和潜在的独特作用以及相应的工作基础,既可以作为在较短时间里加强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规范管理的措施,又可以通过试点探索未来远程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基本格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的探索及其进展,是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中具有突破意义的体制机制创新成果。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4年3月开始实施教育部“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工程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2008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牵头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国家级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2012年11月通过项目结题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对于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探索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体系建设,构建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学习环境,推动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一是初步形成资源共享机制,二是整合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三是初步建成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四是开展资源公共服务的初步实践。截至2017年底,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已在全国设立249个数字化学习资源分中心,集聚优质课程5.1万门。
“开放教育试点”时期在广播电视大学探索开放大学发展道路的进程中是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由试点转为常规办学,特别是通过试点对开放办学和教学现代化两大基本命题的探索,为实现将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目标积累了经验,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