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南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数据,截至2017年12月31日,统计到与校园贷安全问题相关的事件和政府行动共62起。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2017年由于政府针对校园贷安全事件所采取的多项举措引发舆论关注,笔者遂将2017年校园贷安全事件分为两类进行统计分析。[1]其中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33起,政府相关部门处置校园贷安全事件29起。相较于2016年有关校园贷事件40起而言,本年度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在数量上略有下降,这可能与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回应、出台一系列管制政策等有关。从事件发生时间、地域、舆情首发载体类型及具体来源分布、涉事主体及产生影响分析、相关部门回应处置概况等做简要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下半年校园贷安全类事件数量略高于上半年
如图2-5-1所示,2017年下半年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的数量高于上半年。上半年1~3月事件数量为零,4月份出现一个小高峰,5~7月数量稳定且较少,8~9月达到峰值,10月事件数量迅速回落后,在11月反弹,12月迅速回落。
政府相关部门处置校园贷安全事件方面,下半年数量略高于上半年。上半年1月事件数量为零,2~4月事件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5~6月达到一个小高峰,7~8月事件数量逐渐回落至零,9月达到峰值,11月事件数量较10月小幅回升,12月迅速回落。
图2-5-1 2017年校园贷事件时间分布图(单位:起)
数据来源:湖南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
可以看出,两个类型事件的峰值点基本一致,走势也有相似之处。这或多或少反映出政府举措是跟着事件发生在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问题。1~3月和5~7月两个时间段事件相对较少,可能与学生放假有关。而8~9月的高峰,估计与学生开学后事件引起关注有联系。
(二)陕西和江苏成为校园贷安全类事件两大频发地
2017年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地域分布如图2-5-2所示,陕西和江苏两地发生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最多,均达到了6起,福建、广西、湖北、湖南、山东、广东各2起,其他地域事件数均小于或等于1起。与此相对应的是,省份下辖的三、四线城市事件发生频率相对较低。
具体而言,事件发生地点多位于事发省份的省会城市,这与省会城市的大学生物质生活水平较高、消费需求相对较高有一定联系。
图2-5-2 2017年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地域分布图(单位:起)
数据来源:湖南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
如图2-5-3所示,2017年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处置校园贷事件多由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所以从国家层面来处置的校园贷事件占比最多,达到了16起,其次湖北4起,广东3起,湖南2起,其他地域事件数均小于或等于1起。参与处置校园贷安全事件的地方政府一般属于省会城市。
图2-5-3 2017年政府相关部门处置校园贷事件地域分布图(单位:起)
数据来源:湖南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
(三)纸媒和网媒是报道校园贷安全类事件的主力军
2017年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舆情首发载体分布情况如图2-5-4所示,纸媒和网媒成为报道事件的主要通道,分别报道了17起和14起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两种渠道占据所有事件数超过九成。
图2-5-4 2017年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舆情首发载体类型分布图(单位:起)
数据来源:湖南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
具体而言,纸媒中有八成以上的发布媒体为事件所在地媒体,如《南国都市报》《华商报》《楚天都市报》等,另有不到一成为全国性报刊(《中国青年报》),除此之外,还有不到一成为非事件所在地的地方报刊(《法制晚报》)。与此相反的是,首发载体为网媒的事件发布来源仅有一成左右为事件所在地媒体(如腾讯大苏网),其余事件中有一半以上由辐射范围为全国性的新闻网站报道,如澎湃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等,还有一小部分由事件发生地以外的地方新闻网站报道,如浙江在线、华商网、东北新闻网等,这一部分占据了全部事件的三成以上。电视媒体和社交媒体在首发方面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突出,两个类别下的唯一一起事件分别是由事件所在地媒体以及微博等社交网络最先报道的。
2017年对政府相关部门处置校园贷事件相关举措进行报道的首发媒体分布如图2-5-5所示,纸媒和网媒仍然是报道事件的主力军,两者各报道了15起和13起,电视媒体1起,社交媒体则没有参与此类事件的报道。
具体而言,网媒中有六成以上的发布媒体是辐射范围为全国性的新闻网站,如澎湃新闻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三成以上为事件发生所在地媒体,如华声在线、金羊网等。相对而言,首发载体为纸媒的事件发布来源有八成以上为事件所在地媒体,如《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还有一小部分由全国性报刊报道,如《人民日报》《法治周末》等。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仅报道一起此类事件。
图2-5-5 2017年政府相关部门处置校园贷事件舆情首发载体类型分布图(单位:起)
数据来源:湖南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
(四)男性大学生是校园贷安全类事件最主要的涉事群体
如图2-5-6所示,2017年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涉事主体仍然以大学生为主,占据所有事件数的五成以上(33起),紧随其后的是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均为9起),国家部委6起,新闻媒体5起。不难看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在这一年从不同层面、运用不同的方式对整体和局部的校园贷产品进行管制,地方政府有时甚至出动公安力量对非法校园贷予以取缔。此外,金融机构也采取多种手段对校园贷进行适当控制,并推出一些网贷正规军供大学生使用。
图2-5-6 2017年有关校园贷事件涉事主体分布图(单位:起)
数据来源:湖南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
下文主要针对大学生这一涉事主体做出更进一步的分析。
2017年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涉事学生性别分布情况如图2-5-7所示,男性占据了绝大多数(19起),女性相对较少(7起)。还有一部分未能确认涉事主体性别(7起);从年级上划分,如图2-5-8所示,依事件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未确定年级的学生、大三学生、大二学生、大四学生、大一学生、毕业学生。
图2-5-7 2017年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学生性别分布图(单位:起)
数据来源:湖南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
图2-5-8 2017年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学生年级分布图(单位:起)
数据来源:湖南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
不同年级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产生影响具体如图2-5-9所示。
在一些无法确认学生年级的校园贷事件中,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件占据多数,总共发生5起,最严重的1起数十名学生被骗百万元。此外,造成人身安全/生命损失的事件4起。
大三学生中,造成人身安全/生命损失的事件总共发生4起,其中2起当事人自杀。造成经济损失影响的事件同样有4起。另有一部分大三学生因迟迟不能还款遭到网贷平台起诉。
大二学生中,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件有4起。在2起造成人身安全/生命损失的事件中,当事人均选择自杀。
大四学生中,当事人跳楼自杀1起。另有一部分大四学生因迟迟不能还款遭到网贷平台起诉。
大一学生中,造成人身安全/生命损失的事件1起,造成经济损失1起。
毕业学生中,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件1起。
图2-5-9 2017年学生身陷校园贷事件影响分布图(单位:起)
数据来源:湖南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
(五)社会相关方积极对处置校园贷安全事件建言献策
校园贷安全事件通常涉及政府、公安部门、银行、学校等多个方面,需要有关方面通力协作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针对2017年校园贷安全事件,政府处置主要以出台相关政策为主,全年有关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事件达13起;同时,政协委员、高校教师及相关律师机构也多次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各地警方在2017年出动力量介入相关校园贷安全事件共计13起。在政府、警方、社会的联合推动下,一些商业银行适时推出了3款供学生选择的金融产品,有4所学校组织了普及校园贷知识的讲座。然而,不可避免的是仍然有两成左右的事件无任何回应。具体情况如图2-5-10所示。
图2-5-10 2017年校园贷安全事件相关部门回应处置概况(单位:起)
数据来源:湖南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