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詹姆斯·W·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媒: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美]威尔伯·施拉姆著.《人类传媒史》.游梓翔、吴韵仪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
3.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媒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美]道格拉斯·凯尔瑞著.《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斯图尔特·霍尔著.《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李宏、李民等著.《传媒政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7.李希光、赵心树著.《媒体的力量》.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8.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9.(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大众传媒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0.刘智著.《新闻文化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11.鲍宗豪著.《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1
12.李彬著.《媒介话语》.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3.李良荣著.《当代西方新闻媒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4.祝基滢著.《政治传媒学》.台北:三民书局.1983
15.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6.陈崇山、孙五三著.《媒介·人·现代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7.谭英著.《中国乡村传播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8.武斌著.《我们离现代化还有多远》.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9.宣伟伯著.《传媒信息与人》.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20.刘友芝编.《现代传媒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1.周庆山著.《传播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2.戴维·巴特勒著.《媒介社会学》.赵伯英、孟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23.宋林飞著.《社会传播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4.塞伦·麦克莱著.《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5.邢虹文著.《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26.黄少华、翟本瑞著.《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7.胡申生主编.《当代电视社会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28.张咏华著.《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9.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主编.《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0.青连斌著.《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社会建设篇》.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1.陈勃著.《老年人与传媒》.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32.邓利平著.《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3.邵培仁著.《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4.《新闻调查》栏目组编著.《调查十年》.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
35.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6.佟新著.《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7.沈奕斐著.《被建构的女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8.杨保军著.《新闻活动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9.杜晋丰、**主编.《警方与媒体》.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40.顾理平著.《新闻法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41.[英]史蒂文森著.《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2.王梅芳著.《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3.胡申生等著.《传播社会学导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44.胡幼伟著.《传播讯息的第三者效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7
45.青连斌著.《民生大于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6.朱力著.《社会问题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7.许静著.《传播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8.黄旦著.《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9.[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0.刘少杰主编.《国外社会学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1.徐瑞青著.《电视文化形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2.[美]柯克·约翰逊著.《电视与乡村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张金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3.丁海宴著.《电视传播的哲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54.支庭荣著.《大众传播生态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5.李岩著.《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6.李苓编著.《传播学理论与实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57.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8.[美]理查德.谢弗著.《社会学与生活》(插图第9版).刘鹤群、房智慧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59.张咏华著.《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60.[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曹静生、黄艾禾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61.[美]斯蒂文·小约翰著.《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2.[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3.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64.李培林著.《和谐社会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5.尹保云著.《什么是现代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6.[德]沃尔冈·查普夫著.《现代化与社会转型》.陈黎、陆宏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7.[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著,特里·N·克拉克编.《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8.陈先元著.《大众传媒素养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69.龚际平著.《新闻文化论稿》.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70.张隆栋著.《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71.胡兴荣著.《新闻哲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72.刘华蓉著.《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3.李小兵著.《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主流》.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74.丁柏铨著.《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75.汪凯著.《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6.谢立中著.《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导论》.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77.薛中军著.《中美新闻传媒比较:生态、产业、实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8.[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9.胡钰著.《新闻与舆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80.童兵著.《中西新闻比较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81.童兵著.《比较新闻传播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2.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83.强月新、张明新著.《转型社会的媒介景观》.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84.孙瑞祥著.《新闻传播与当代社会:一种传播社会学理论视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85.高兆明著.《社会失范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86.渠敬东著.《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7.宋林飞著.《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8.章辉美著.《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89.朱力著.《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0.张海鸽主编.《电视廉政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