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第2版)

第二节 注重用事实说话

字体:16+-

新闻要做到客观、公正,才能使公众比较信服地接受所传达的信息。在写作上,如何体现客观公正呢?这就要学会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规则、最起码的要求。为什么呢?因为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体现客观性。

1.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世界新闻发展史揭示: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基础。毫无疑问,新闻的力量在于用事实说话。

新闻写作不是为写作而写作,更不是为玩弄技巧而写作。学习写作是为了更好地传达内容、陈述事实。因而,学会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关键因素。离开了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故此,中外新闻界历来都对在新闻中讲假话、大话、空话持以批评否定的观点。假报道对社会产生负面作用,有时危害十分严重,往往成为反面教材。夸大的报道往往适得其反,使真实的成分受到怀疑。说教式的报道往往使受众产生反感,排斥所报道的内容。玩弄辞藻,修饰华丽的文字往往是苍白无力、很难打动受众的。凡此种种,都违背了新闻注重事实的写作原则。我们应吸取经验教训,把用事实说话的写作原则体现到每一次的写作之中。

2.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征。事实是新闻的基础,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新闻是报道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使人信服。“事实胜于雄辩”,新闻是用事实感染读者、听众的,而不是靠议论。文学通过艺术来感染读者,反映社会生活;哲学用抽象概括,阐明世界观与方法论;新闻是通过报道事实反映社会生活。

例如,一段时间以来,欧盟在对华解除军售禁令的时间问题上,其态度明朗,但实际行动却有所放慢。中央电视台在对这一问题报道中,就较好地遵循了“用事实说话”的原则。

索拉纳表示欧盟讨论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已走上正轨

出镜:

11日晚,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驻欧盟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讨论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已经走上了正轨。索拉纳还表示,对华军售禁令问题最终将会得到解决。

解说:

11日晚,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第一次到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关呈远大使官邸做客并接受了本台记者的采访。索拉纳说:“对华军售禁令问题在欧盟看来不是一个大问题,而是一个中欧之间正在讨论的问题。这个问题将会最终得到解决。我现在还不能说出解除禁令的确切时间,但我可以说我们目前已经走上了正轨。”

关于中欧关系,索拉纳说:“中欧关系是深远而多方面的,其中包含了从经济到文化,从科学到安全与战略关系等各方面的内容。欧盟在自己的安全与战略中也提出了欧盟愿意与中国建立深远而丰富的关系。我们已经建立了定期的领导人会晤制度。欧中首脑会晤不仅为双方提供了就重大国际问题交换看法的机会,也有利于深入发展双方关系。我们今年还要举行一次首脑会晤,双方还有很多互访,因为我们不仅愿意与中国保持政府间的深远的关系,也愿意与中方发展良好的个人关系。我们已经与中国新一届领导人见过面。我们很高兴与中国保持一种深远的、负责任的关系。”

以上的报道进一步说明,新闻写作必须善于用事实说话,这是一个基本原则,要学会写新闻,必须学会这一本领。

3.怎样用事实说话

作为一个记者,所报道的范围不同,采写的新闻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写作时尽量将新闻报道的目的及新闻的五要素搞清楚,这时才能下笔。美国新闻学教材《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提出消息写作10条规则值得我们借鉴,这10条规则是——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以前,不要动笔去写。

(3)要表现,不要陈述。

(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

(5)把精彩的实例或逸事放在消息的前头。

(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

(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用副词。

(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

(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

(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上述10条写作原则比较具体地提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的方法。事实上,就是说什么和怎样说的问题。在写作过程中,说什么即是报道目的和内容,怎样说即是报道方式和技巧。新华社记者徐占锟在其《新闻写作基础与创新》一书中归纳总结了5条经验——

第一,新闻要5要素俱全;

第二,要有全局性的概括材料;

第三,善于选择和运用典型事实;

第四,尽可能描写现场情景;

第五,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去展开新闻。

中外记者的经验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具体到一些写作方法与技巧,每个记者会有自己的风格,但是基本规则是带有规律性的,违背基本规则,不但搞不好报道,也难以提高写作水平。

4.用事实说话要注意的问题

用事实说话是指通过记者选择的具体事实,在报道中加入自己的议论,就能反映作者的意图、倾向、观点。也就是“寓观点于事实之中”。用事实说话一要选择好事实,二要概括好事实。

(1)事实的选择

选择好事实,是用事实说话的基础。怎样选?

首先抓住新字,新闻姓“新”,选择新鲜的事实,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新就是时间上近,内容上新。

在新的基础上考虑选择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普遍意义的事实;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事实;选择既有典型意义,又使人们感兴趣的事实。

事实分具体的事实和概括的事实,选择事实应重视选择具体的事实,但也不一概排斥概括的事实。概括的事实可以反映广度,具体的事实可以反映深度,视具体情况选择。

选择事实除了指新闻本身的事实外,还包括背景事实,用以对比或衬托。

选择事实时要想选择新鲜、生动、典型、富有说服力的事实,就要在采访时将采访到的材料以十当一,尽可能占有大量、丰富的材料。

新闻用事实说话,必须建构在精选事例的基础上,人物事件才能突出,观点主张方能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写作时要选择以一当十的材料。

(2)事实的概括

高度的概括的手法是新闻的基本写法。概括不是概念。具体材料纷繁复杂,因而不能事无巨细,从头到尾统统写进去,拖泥带水,致使主题不鲜明,不能很好地用事实说话。

新闻有时通常用概括语言写成,有时用典型事例与概括语言结合写成。

概括好事实要掌握大量材料,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才能概括本质。

概括好事实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较好的文字水平。

概括好事实还要深入实际,深刻了解生活。了解生活,才能概括准确。

用事实说话除了让人信服外,还能生动形象地阐明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学习新闻写作一定要学会用事实说话。

(3)防止表面性、片面性、主观性

表面性就是对事物缺乏中肯的分析,只看表面现象,没有抓到事物的本质。

片面性就是不会全面看问题,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主观性就是不能客观看问题,从主观愿望出发,带框框、题目下去,符合就采,不符合就不报,没有从实际出发。

(4)防止以假象代替真相

生活中常有一些偶然的现象,巧合的事情,对于这些现象必须认真加以识别。

(5)处理好事实与观点的关系

用事实说话并不是一概排斥议论。但议论必须是从事实本身得出来的结论,而不是用抽象的推理得出来的。

观点加例子是违背用事实说话的原则的。这种写法往往是强拉硬扯,缺少事物内部必然的联系。报道出来不但不生动、深刻,还会使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