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一个新闻记者曾这样阐述他的新闻观点:新闻理论只讲两个字,一个是真,一个是快。这就是说,新闻如果不是真实的就不称其为新闻;新闻如果不迅速传播也不称其为新闻了,二者缺一不可。尽管这个记者的观点不能够全部包容新闻学理论,但是他精确地点明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1.客观公正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的原则,新闻写作必须要遵守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
按照唯物论的反映论,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最重要原则,新闻写作必须依照这一原则,做到真实准确。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客观公正。
新闻的客观公正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记者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真人真事,不容许有任何虚构、夸大或缩小。记者对事实的选择应该是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主观倾向性。在西方新闻界,往往强调用二元论的方法来进行事实的选择。
其二,记者在新闻中对事实的阐述、解释、说明也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违背客观事物本质的歪曲或掩盖。相对来说,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这要求记者的认识准确、判断准确、分析准确、叙述准确。故此,我们常常讲道,记者的认识水平、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写作技巧决定记者的报道水准。这也就是说,记者有了好的选题,首先要透彻地认识客观事物,然后才能真实地去反映。反过来,记者对客观事物产生较清楚的认识后,还要用准确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这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偏废任何一面都不能达到真实准确的要求。
2.迅速及时
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特点之一。记者工作之所以紧张、节奏快,即是因为这一特点所决定的。换句话说,截稿时间始终对记者工作起着催促作用。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信息流动的速度加快。在一定意义上讲,时间性体现着新闻的价值。错过时机,新闻就会贬值,甚至没有传播的必要。
新闻是“易碎品”,时过境迁,就会成为旧闻,变成“马后炮”,失去作用。我们强调新闻迅速及时,并不是将所有报道都绝对化地抢先发表。有些新闻的处理在时间上还要服从国家利益、社会大局的需要。
对于记者写作来说,迅速及时应该是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求快,绝不能为了抢新闻而忽视真实性。在某种程度上讲,迅速及时这一报道特点增加了记者写作的难度。记者写作力求提笔成章,讲求时效,同时还要讲求准确,此外还要讲求文法。写得又快、又好、又准确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文字记者写作是白纸黑字,刊印出来可以逐字推敲,记者往往十分小心。电视写作往往隐藏在画面之后,观众一听即过,不易评头品足,致使电视记者往往重画面拍摄,轻文字写作。电视记者要讲究写作技巧,提高写作速度,才能提高电视报道的整体质量。
新闻要求快,在某种意义上说,时间就是质量。
新闻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再好的新闻如失掉时机发不出去也是没有价值的,迟发则成了“马后炮”。新闻被人们称为“易碎品”,道理也就在这里。
讲究实效并不是说一味追求快、盲目地求快,有时导致舆论导向上的被动,甚至造成新闻失实。因此要处理好时效与时机,速度和准确的关系。
新闻该抢则抢,该压则压,因地而发新闻。
我们讲新闻的速度是指在成熟的新闻基础上求快,如果影响真实准确,宁可放弃速度,失去真实再快也是没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