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作业不仅仅是一种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学术探险与人生经历,而且是一种有困难、有风险、有被怀疑和被攻击的窘迫感,乃至有生命威胁的人文科学研究,因此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无论早期田野作业者、还是现代田野作业者,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准备。
一、精神准备
在出发之前,要尽量做好比较充分的精神准备,其目的是能尽快地进入调查点并顺利地开展工作。
但在进入调查点后,田野作业者会发现,其中有一两种准备是最关键的,没有它们就不能打开局面,乃至会导致调查的失败。其他的准备都是辅助的,有的可多可少,有的能临时补充,有的甚至可有可无。
精神准备的内容,视田野调查点和田野调查组成员的情况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安排,不能一概而论,有时是以下方面中的一两个。
一个红头文件。中外联合田野调查,或到未开放地区调查时,对方需要根据文件精神安排接待。
一张盖章的介绍信,用于与地方政府部门联系。
一个联系人。他是地方学者或某方面的专业人员,工作热情,熟悉当地文化,愿意当调查向导,能为调查人员解释地方资料,并愿意把地方资料通过写论文或撰著的方式对外介绍。
一份见面礼。有尊重对方和关系接头的作用。东西可以是烟酒礼品、对方出版的书或为对方拍摄的照片等。
办一件对方认为很重要的事。对方由此察看来人的身份和诚意。
跟他的领导打一声招呼。这时往往牵扯到地方人际关系,要特别认真地对待。
秘密认同。对多次进入调查点的人来说,可以选择最可靠和最有威信的人做好提前沟通工作。
恢复旧关系。要减少事隔多年后双方境遇变化所产生的身份冲突,要让对方舒服。
不重复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如不经同意拿走当地的资料,借物不还,发表当地人的照片却无视当事人的肖像权,不经说明隐去地方合作者的姓名等。
二、物质准备
从在现代社会做田野调查的环境、条件和要求看,物质准备应包括以下方面。
经费系列,包括筹款来源、现金储备、备用银行信用卡等。
票证系列,包括出租车票、火车票、飞机票、公交车票、摩托车票、三轮车票,餐票,身份证、护照、工作证、研究生证等。
资料系列,包括地图、调查计划、日程表、部分地方文献复印件、日记本、访谈记录纸,重要信息提供者名单等。
书写工具系列,包括红蓝笔、圆珠笔替芯、铅笔刀、橡皮、胶条和别针等。
技术设备系列,包括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录音带、电池、胶卷、记忆棒、标签纸、编号册等。
食宿用品系列,包括手表、闹钟、行李箱、衣服、简易被套、洗漱用品、防雨防潮用品、卫生用品、少量食品、水果、饮品(茶叶、咖啡)、小药品、胶带、餐刀、指甲刀、指南针、小日历等。
礼品系列,包括给调查对象的小礼品,如饼干、糖、小玩具、烟、纪念品等。
通信联络系列,包括调查点通信录、手机、电话卡等。
现场办公系列,包括笔记本电脑、小型复印机等。
[1] 本章的许多观点得到台湾“清华大学”王秋桂教授的启发,谨此致谢。
[2] 此调查提纲根据台湾“清华大学”王秋桂教授提供的民俗曲艺仪式调查表修改制作。
[3] 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57~171。
[4] 董晓萍、欧达伟(R.David Arkush):《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4。
[5] [美]尤金·N.科恩、爱德华·埃姆斯:《文化人类学基础》,中译本,李富强编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33。
[6] 2000年夏,经英国音乐人类学者钟思弟(Stephen Johns)和我国音乐理论学者乔建中介绍,我们到河北省徕水县某村参观民间乐社的民俗活动。钟思弟和乔建中所主持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长期合作,在该村做了多次音乐传统文化调查。他们的工作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尊敬。我们到达后,村民因为他们而照样欢迎我们,热情地为我们表演乐社的曲目。我们回北京后,又收到他们的来信,要求我们把该村作为民俗调查点在民俗方面进行调查。经研究,我们决定接受村民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