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万里乐:穿洲越岭乐旅见闻

中乐跨越文化 美景美乐难忘[1]

字体:16+-

[1] 2012年5月2日,美国加州圣基文特。

经常会有人问,最为难忘的音乐会是哪一场?其实,人生中遇到印象难忘的音乐会很多,确实很难选出“最”难忘的一场。回头细心一想,不难发觉难忘的音乐会往往是在独特的环境下发生,所以亦特别鼓励大家在旅游期间去听音乐会,在一个“新”的城市,“新”的环境下欣赏音乐,听觉亦会变得特别敏锐,那就不难会经历一次“一生难忘”的音乐欣赏经验了。

2012年5月出游美国洛杉矶,抵达后翌日,便因缘际会,听到了太平洋三重奏(Pacific Trio)在太平洋岸边的一场音乐会,便是在一个独特的环境下成就的一场可列入“一生难忘”的演出。

三位专业乐师 来自内地及港澳台

太平洋三重奏是一个专业的中国音乐组合,一个中乐演奏家的组合。最初由香港人熟悉的“琵琶圣手”吕培原和古筝演奏家刘祖耀于1995年组成。后来再加入来自上海,既演奏吹管,又拉二胡的刘起超。由于三人都来自太平洋彼岸,故1997年开始定名为太平洋三重奏。这个组合的三位演奏家都是专业乐师,同时,吕培原和和刘祖耀两人都是吴宗汉老师的古琴学生,吕培原是吴老在香港时第一位学生,是“开门”弟子,刘祖耀则于1987年至1989年随吴老习古琴,及后吴老于1991年在洛杉矶逝世,刘祖耀便成为吴老的“闭门”弟子了。预料不到的是,吕、刘两人在美国,结下开门弟子与闭门弟子携手组成三重奏的佳话。

太平洋三重奏从1995年开始,每年两次应邀在圣地亚哥大学演奏传统曲目,已经连续17年。2000年开始,三重奏又定期每年都在橙县演艺中心(Orange County Performing Arts Center)登台,2005年中心易名为“艺术教育中心”(The Center’s Arts Teach)。要在这个中心登台,每年都要先行经过“考核”,演奏七八分钟音乐,由八至十位老外音乐家组成的评判团各自打分,认为足够水平才能在该中心举行活动。每年参加甄选的人数组合据说往往多达五十多个,只会选出三个,三重奏每次都能获“Excellence”的评级,得以持续在该中心活动,登台演出了十多年,成为华人唯一代表。

太平洋三重奏 太平洋岸演奏

太平洋三重奏一直只在加州演出,这次适逢其会听到他们的音乐会,便是经由艺术教育中心联络安排,演出的场地亦是他们从未去过的卡沙浪漫文化中心及花园“Casa Romantica Cultural Center and Gardens”。中心是一个非牟利组织,位于洛杉矶南边太平洋岸的度假小镇圣基文特(San Clemente),是一座建于太平洋岸陡峭绝壁顶上的西班牙殖民地色彩历史性庭园建筑物,下边便是沙滩和加州著名的沙滩长桥。该建筑物于1928年落成,原有七间睡房和七间卫生间,由当年的著名建筑师卡尔·林宝(Carl Lindbom)设计。该庭院建筑过往曾数度易手,一直是私人物业,曾用作酒店,直到1989年圣基文特市政府才自威尔逊(Welsh)家族手中购入,1991年被列入为“国家历史名胜”名单中。

2000年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捐出过百万美元来将之重新翻新。现时中心成为一个提供艺术及教育的平台,全年安排有不少教育性及文化性,适合所有年龄人士的活动,包括各种视觉艺术展览、讲座、表演等,音乐会有爵士乐、田园音乐、古典音乐等。太平洋三重奏当晚的音乐会名为“Music of the World:Asia”,看来是以世界各地音乐为主题的系列音乐会中的一场。

音乐会举行的大厅亦面对太平洋,这对以太平洋来命名的太平洋三重奏乐团来说,是一次独特无比的演奏经验。大厅中有瓷砖铺砌的小喷水池和花纹阶砖,白色拱门石柱,四周略高,铺砌木板,中间空间颇高,天花板顶四侧是天然采光的玻璃窗,天花板是横五直五四方格的雕花玻璃罩,内藏照明灯胆,中间一格则垂下一盏水晶吊灯,十足带有西班牙色彩的古典风味建筑。加上周边白墙挂满历史性照片,怀旧色彩十足。

美景美酒美食 美乐气氛独特

在这种充满历史典雅韵味,处处洋溢着美丽花草树木的园艺之美和艺术美感的环境中演出,面对的室外周边又是一望无边的碧海蓝天,和慢慢黯淡下来的日落余晖,演奏者和欣赏者都必然会被这种独特的气氛感染,形成很微妙的美好感觉。

上半场先以一曲悠扬轻快的《紫竹调》开始,刘起超分别以笙、二胡和笛子三种乐器,连同刘祖耀的古筝,吕培原的琵琶,以三重奏方式演出。在此一曲热身后,吕培原独奏一曲琵琶文曲《阳春白雪》即赢得满堂掌声。吕培原退场后,留下“双刘”以二胡和古筝以二重奏形式演奏改编自台湾白景瑞执导的20世纪70年代电影《一帘幽梦》的主题曲,乐曲改编得不错,线条鲜明的二胡旋律在古筝搭配下,很有浪漫情味。紧接着两人改用笛子与古筝二重奏方式演奏香港的流行曲,黄沾《笑傲江湖》中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乐曲开始便由古筝强烈的滑音拨弦展示出一幅充满气魄的图像,截然不同的格调,大幅度的力度对比,效果尤为突出,将上半场节目带向一个**结束。

十五分钟茶点时间后,开始下半部节目,一首中外闻名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为笛子、古筝及琵琶三重奏,笛子的旋律奏得颇为动人,亦很讨好。继续同样乐器组合演奏的是旋律熟悉的《绣荷包》,动听的旋律很吸引人,接着则是改编自东北民歌《探情郎》的二胡古筝及琵琶的三重奏,这首歌词内容轻松、格调明快,带点滑稽的民歌,经过改编后仍保留有东北民歌的浓烈韵味。

这场“精品”音乐会,并无印发场刊,改由司仪在各曲演奏前加以简短介绍,担任这项穿针引线工作的陈惠珊,曾学习过中乐,因而在介绍乐曲时,还能适时地介绍所用乐器,在介绍《探情郎》时更能将原来民歌中俏皮的歌词内容,很生动灵活地介绍出来,为此,亦让各外国观众听来特别投入,对乐曲绘形绘声的音效做出热烈反应。最后以笛子、古筝及琵琶演奏长达八分钟的江南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结束这场在太平洋岸举行的音乐会。

这场室内气氛和室外景观同样无比怡人的音乐会,会员票价25元(美金),非会员30元,学生12元,出席的30多位观众,除了笔者夫妇和几位随行者,全是老外,且多在中年以上年纪,似乎并无学生。演出前有酒会和小食,更特别安排了还算不错的中国点心(春卷、煎饺子)来配合演奏中国音乐。观众还可以拿着红酒、咖啡入座来欣赏演出。美景、美酒、美食,再加上美乐,确是人生难求!在这种情况下的中国音乐,对外国观众来说,亦会是无比美妙的!这真是人生哪得几回闻的无比珍贵的赏乐经验!无怪演出后,大部分听众都不愿离开,围着三位乐师“问东问西”,三位乐师还不时再即席作了示范,演出结束已大半个小时后,听众才陆续散去。

在美国一个充满西班牙文化色彩的建筑中,中国传统音乐能发挥出这种对外国人亦有强大感染力的魔力,这确是一次跨越了文化的演出,这和演出所在的独特环境,亦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三位乐师在音乐上的修为仍是关键所在。

文人雅士排练 有如乐艺切磋

太平洋三重奏三位演奏家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乐师,当日下午在吕培原家中旁观三人排练过程,完全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人雅士乐艺切磋的氛围,那则是音乐会的观众未能感受得到的了。吕培原是在香港时已相识的乐界前辈,奏古筝的刘祖耀,吹笙、拉二胡的刘起超,却是这次到洛杉矶后,经吕师介绍才第一次见面。

刘起超为人一直低调,所以闻知他是著名古筝演奏家张燕的丈夫,便有点意外。张燕的筝艺堪称传遍海内外,奈何天不假年,1996年8月在美国旧金山肿瘤医院因直肠癌病逝,年仅51岁。张燕1968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毕业后,被借调到上海歌剧院民族乐队工作,其后加入山东省歌舞团,再转入东方歌舞团任独奏演员。1983年到美国定居,1990年曾受聘担任台北艺术专科学院古筝教授(1991—1993年)、台北文化大学国乐科古筝教授(1993—1995年),直到1995年10月病发才返美治疗。

刘起超同样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主修作曲,曾在东方歌舞团创作研究室工作,他与张燕在“上音”相识,并于1972年结婚。刘起超堪称多才多艺,不仅擅奏多种中国民族乐器,又能作曲,编曲,移居美国后,活跃于东西两岸,从事教学与演奏。张燕的辞世对他打击甚大,到当日两人天人相隔已16年,但刘起超仍感到难过。他已年过70,一人独居,尽管女儿一家都在美国,仍在考虑是否返回山东老家定居。

演奏古筝的刘祖耀,是中国台湾宜兰人,自幼即跟随魏德栋、德昆兄弟习筝,1985年随家人移居洛杉矶后,成立正心筝乐艺术学院,致力推广古筝,培养了不少古筝人才。洛杉矶正心乐团则是他于1989年1月邀集门生成立的筝乐团,是洛杉矶首个古筝乐团,提倡“正”当娱乐,培养高尚身“心”,用以发扬筝乐艺术,并使筝乐团走向合奏形式。“正心”成立至今,主办、协办、赞助及应邀的演出已过百场。

这些年来刘祖耀在加州极为活跃,除借正心古筝艺术团、正心筝乐团推动筝乐,又在西部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est)教授古筝,同时演奏不辍,又创作改编不少筝曲,并曾多次获奖,嘉许他在古筝教学推动上的贡献。

吕培原较两人更早移居美国,除对洛杉矶的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变化有更长远的观察外,他与在洛杉矶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春雷国乐社更有密切关系,那则是与这场“一生难忘”的音乐会并无关系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