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下册)

一、《一千零一夜》的来源与影响

字体:16+-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为弘扬伊斯兰教义不断向四周扩张。公元8世纪,东方出现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帝国境内各民族相互融合,带来了中古阿拉伯文化的空前繁荣。《一千零一夜》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

《一千零一夜》是印度、伊朗和阿拉伯文化结合的产物。故事集中的故事主要有三个来源:其一,是一部叫《赫左尔·艾夫萨乃》的古代波斯故事集(《一千个故事》),里面的故事最早源于印度,最初是梵文,后译成波斯文,然后再译成阿拉伯文,同时加进一些阿拉伯故事;其二,是源于伊拉克的阿巴斯王朝——特别是哈伦·拉希德统治时期——的故事;其三,关于埃及麦马立克王朝的故事则来自埃及。其核心是第一部分,多种来源的故事在成书过程中,经过了阿拉伯人的消化和再创作,不仅深深打上了阿拉伯帝国时代的烙印,也反映了当时阿拉伯人对周边世界的了解与想象。

《一千零一夜》中最古老的故事大约产生于8世纪,核心故事形成于10世纪,最晚的故事出现于16世纪。开始它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流传,后经过许多次、无数人的辑录整理,并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添加新内容,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它收入了134个故事,编订者用故事套故事的方法把它们组织起来,然后套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中。

《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是《一千零一夜》中的第一个故事,同时也是整个故事集的“引子”。这个故事说:山鲁亚尔是一个暴君。他发现王后背着他与宫女、奴仆一起玩乐,就下令杀死王后,并发誓要报复所有的女人。于是他每日娶一女,次日清晨就将她杀害。宰相之女山鲁佐德为了拯救无辜的姐妹,自愿嫁给国王。进宫之后,她设法夜里给国王讲故事,讲到精彩处天已破晓,国王为了继续听故事决定暂不杀她。自此以后,山鲁佐德夜夜给国王讲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被故事所感化,下令赦免山鲁佐德,并正式立她为后,还让史官记下她所讲的故事。这也是《一千零一夜》书名的来由。

时至今日,《一千零一夜》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不仅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而且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早在十字军东征时,它的一些故事就被带回欧洲。在18世纪初,研究东方文化的迦兰首次将其中的一些故事译成法文出版,由此《一千零一夜》开始对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等国的文学产生广泛的影响。西方文学巨匠乔叟、薄伽丘、莎士比亚、拉封丹、伏尔泰、歌德、司汤达等人,都曾不止一次地阅读《一千零一夜》并从中获得启迪与创作灵感。西方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普希金童话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它有关内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