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歌曲欣賞十八講

一、從學堂樂歌到藝術歌曲

字體:16+-

學堂樂歌是中國歌曲創作的先聲,從1903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之後,新式學堂在中國誕生,這時在新式學堂裏開設了“樂歌”課程,於是,就同時誕生了“學堂樂歌”。沈心工先生是學堂樂歌的第一代重要作曲家,他著手進行的學堂樂歌創作與教學實踐對中國藝術歌曲的產生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中國理論作曲學科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時也是中國早期藝術歌曲的代表人物黃自先生就曾回憶自己從小得益於沈心工先生音樂的影響,在《心工歌唱集》的序言中他寫道:

“記得二三歲時,父親買了幾本唱歌書回來,母親常抱著我唱那本書裏的‘搖搖搖,囡囡要睡了’等歌,不久我就學會了好幾首……七歲我進上海初級小學讀書……在小學前後共五年,這時期中所學會的歌不下五六十首。因為我自小就很愛唱歌,所以一首首都唱得很熟,就是到現在大致都還能記憶。”

另一位與沈心工齊名的早期歌曲作曲家便是弘一法師李叔同先生。他是中國近代音樂史上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也是學堂樂歌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寫過65首樂歌,其中用現有的曲調配詞或者填詞的占絕大多數,達到60首。他的創作雖然比沈心工要少,但由於其名望更重,且作詞古雅,得到知識分子的喜愛,因此,成就頗高。汪毓和先生曾經評價:“李叔同的許多歌曲在藝術水準上是超過了同時代人的。”[1]比如他根據美國作曲家奧德威的《夢見家和母親》(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曲調填詞的《送別》,至今仍然傳唱不衰。

作為中國藝術歌曲的早期探索者和開拓者,“他們逐步嚐試著釆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詩詞與西洋樂器伴奏有機巧妙地相結合,運用某些西洋先進的作曲技法,突破中國以往的單聲部音樂體係為主要藝術特點的音樂創作手法,漸漸朝著和聲織體、複調手法、多聲部藝術效果等一些能夠充分地反映民族精神與時代特征的創作方式上邁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