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歌曲欣賞十八講

四、黃自的藝術歌曲創作

字體:16+-

在1930年代,藝術歌曲創作方麵成就很高的一位作曲家就是英年早逝的黃自,他的藝術歌曲創作包括生前出版的《玫瑰三願》、《春思曲》和《思鄉》。他的藝術歌曲創作被認為是最具藝術價值的,文辭典雅(大多由著名的詞人,如龍榆生等作詞),曲調優美,情感含蓄,意境深遠。

像《玫瑰三願》,“直抒胸臆,不事渲染,是一幅素筆勾勒的白描”[8],而他為《複興初級中學音樂教科書》譜寫的幾十首歌曲中,也有很多是藝術歌曲,比如《雨後西湖》、《踏雪尋梅》、《花非花》、《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等等。

黃自的藝術歌曲非常考究歌詞與旋律之間的關係問題,據黃自夫人汪頤年回憶:“當他每次拿到一個歌詞的時候,就非要先把歌詞中的每一句、每一字的聲韻搞清不可。但是他自己的北京話不好,時常咬不準音,而我由於從小在北京生長,在北京學習,北京話比較好,所以他拿到歌詞後總要我先念給他聽,一遍沒聽清就念兩遍,兩遍不夠,三遍……直到他把歌詞中全部聲韻都弄清楚為止,有時歌詞比較長,他就在每個字旁邊注上聲韻的符號,免得弄錯。”[9]可見黃自對歌詞聲韻的講究,以及對詞與旋律的關係問題的關切。

《思鄉》作於1932年4月,與《春思曲》的創作時間非常接近。詞作者是黃自的長期合作者韋瀚章。這是一首非常清雅的詞,上片寫景為主,用“抑揚抑”的節奏來描繪柳絲輕拂的意象,因為杜鵑是與離別有關的象征,所以又在描摹“更那堪牆外杜鵑啼,一聲聲道:‘不如歸去’”時,後麵鋼琴模仿了杜鵑的啼叫聲。

下片則描摹鄉愁,情緒變得越來越激動起來,改為和弦式伴奏,和聲不太穩定,節奏緊張,到“問落花”一句時達到**,調性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