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原理(第2版)

一、曆史上的藝術創作觀念

字體:16+-

縱觀從古代至20世紀之前的中外藝術及藝術理論史,占主流的藝術創作觀念大都圍繞或緊密關涉藝術家這個創造主體。這裏不妨就曆史上主要藝術創作觀念作簡要介紹。

第一,“虛靜”說。“虛靜”是中國古代藝術創作論中頗具特色的範疇。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明確指出“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瀹無藏,澡雪精神”,強調藝術家必須排除外界事物的幹擾與內心種種雜念的糾纏,從而進入一種虛空、寧靜的特定精神狀態。在此基礎上,畫家才能“凝神遐思,妙悟自然,物我兩忘,離形去智”(張彥遠《曆代名畫記》);音樂家才能“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遊心太玄”(嵇康);文學家才能“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蘇軾)。顯然,其思想淵源可上溯至提出“滌除玄鑒”和“心齋”、“坐忘”等哲學命題的先秦老莊學派。

第二,“憤書”說。中國古代的“憤書”說也不可不提。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認為包括《離騷》在內的許多名作,“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漢魏之際,桓譚繼承司馬遷的“憤書”之說,在《新論》中提出:“賈誼不左遷失誌,則文采不發。”清代蒲鬆齡自敘《聊齋誌異》乃“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從古人的論述看,“憤”的內涵是多方麵的,既包含煩悶、失望、哀怨、痛苦,又有悲痛、仇恨、憤恨、憤怒等心理因素,而“發憤”就是上述種種積鬱情感的宣泄。在中國古人看來,苦悶不平的情感能構成強大的藝術創作動力,有時甚至成為衡量藝術成就高低的標誌,所謂“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韓愈《荊潭唱和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