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原理(第2版)

四、藝術創作的過程[16]

字體:16+-

藝術創作過程是具體藝術作品的生成過程,大致包含感物、感興、佇興、意興、神思、定興等幾個基本環節。以下不妨從中國藝術創作的“感興”傳統出發,去適當匯通中西方藝術創作觀念及創作經驗。

1.感物

這裏所說的“感物”或“物感”,與西方那種作為神靈附體的帶有神秘意味的靈感不同,不過是一種來自日常生活過程本身的人生意義直覺,代表個體對事物的認知和體驗。英國詩人雪萊在《伊斯蘭的起義·序》中這樣自述:“我從童年就熟悉山嶺、湖泊、海洋和寂靜的森林。我與‘危險’結成了遊伴,看它在懸崖峭壁的邊沿上嬉戲。我曾踏過冰封的阿爾卑斯山,曾在白朗峰之麓居住。我曾在遙遠的原野上漂泊。我曾泛舟於波瀾壯闊的江上,夜以繼日地駛過山間的急湍,看日出、日落,看滿天繁星閃現。我見過不少人煙稠密的城市,處處看到群眾的情操如何昂揚、磅礴、低沉、遞變。我見過暴政和戰爭的明目張膽、暴戾恣睢的場景;多少城市和鄉村變成了零零落落的斷壁廢墟,赤身**的居民們在荒涼的門前坐以待斃。……我就是從這些泉源中吸取了我的詩歌形象的養料。”[17]中國人則早就講究“用筆不靈看燕舞,行文無序賞花開”,與大自然有著更為親切、親密的感情。“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是劉勰《文心雕龍·物色》篇對大自然感發力量的生動描繪。他視大自然的“山林皋壤”為“文思奧府”,認為文藝家的“**之情”離不開“江山之助”。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許多對自然現象的精微觀察和自然風景的生動描繪。至魏晉間,中國山水詩即蔚為大觀;南北朝,山水畫亦卓然獨立。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搜盡奇峰打草稿”,成為曆代中國畫家的自覺實踐。宋代畫家範寬初師名家李成,後漸有所悟,感慨道“與其師人,不若師造化”。於是遊京中,遍覽奇景,對景造意,終於自成一家。明代畫家王安道曾從學於大畫家夏圭,並深得其旨。後來他遊覽了華山,見奇秀天出,“乃知三十年學畫,不過紙絹相承”,於是“屏去舊習,複從事寫山,以意匠就天,作圖四十幅,皆得華山天趣”。當有人問他師誰而成,他說:“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清代畫家布顏圖的山水畫獨成一局,多得之於秦隴巴蜀、滇黔粵桂的山川,後來他的學生向他請教畫山水畫的秘訣,他寫詩作答:“萬壑奔騰勢不羈,一峰自有一峰姿。問誰求取玄元理,多拜名山作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