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原理(第2版)

一、興會及其構成

字體:16+-

藝術鑒賞,在中國人看來就是公眾或受眾對藝術品的興辭構造所產生的一種興會過程。但在現代藝術理論中,興會受到真正重視卻是晚近的事情。

1.受眾的作用和地位

在西方藝術理論中,受眾的地位直到20世紀中葉之前都還是被忽視的。包括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在內,藝術理論家們都認為,受眾的作用遠遠不如藝術家。藝術家及其創作才是藝術活動的核心。按照這種觀點,真正的藝術作品往往來自於創作者的天才、想象和個性。藝術品的接受者隻有以同樣無功利的態度去欣賞藝術品,才可能領略到藝術品中所蘊藏的藝術家的創造意圖。藝術家被尊為藝術活動中的主動者,坦然地接受受眾的頂禮膜拜。而受眾隻是一個被動的角色。

但這種情況在20世紀中葉之後有所改變。隨著現象學、闡釋學和接受美學理論的興起,受眾的地位得到提高。研究者逐漸認識到,受眾在藝術鑒賞過程中不僅不是被動角色,反而是一種主動角色,甚至可能成為藝術活動中的中心。一件藝術品缺少了受眾的接受過程,就不能稱其為一件已完成的作品。受眾在藝術鑒賞過程中,會主動參與建構,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甚至可以說是受眾和創造者共同創作了它。受眾在接受藝術品的過程中,可以自由地進行意義建構,使藝術品發生超出創作者意願的意義變異,甚至消解藝術品的原意。藝術鑒賞由此成為另一種創造性過程。隨著西方讀者接受理論的不斷發展,除了傳統的被動接受者角色,又增加了主動接受者角色,變動接受者角色和消費者角色三種新的受眾角色類型。

其中德國“康斯坦茨學派”的兩位代表人物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和伊瑟爾(Wolfgang Iser,1926—)被稱為接受美學的雙子星座。伊瑟爾認為藝術品可以被稱作一個“再現的客體”。它凝聚了創作者全部生活的想象世界,向欣賞者發出一種“召喚”。欣賞者去填充文本框架中的未定性處和空白點。所以,藝術品意義的生成就是藝術品與欣賞者相互作用的產物。藝術家完成的藝術品仍處於一種潛在的狀態,有待通過欣賞者的欣賞予以現實化和具體化。理解在接受美學看來就是體驗。通過體驗來消除曆史時空的距離,通過欣賞者的生命體驗進入創作者的意向世界,達到水乳交融的溝通狀態。期待視野則是姚斯理論中最為重要的方法論。所謂期待視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主要指的是接受主體在欣賞藝術品之前所具有的先在的理解結構或心理圖式。在欣賞藝術品時,這種先在理解結構或心理圖式往往由文本激活,具有一種文本心理指向並形成和文本交互作用的心理勢能和意義期待結構。在姚斯看來,正是期待視野與作品間的距離,熟悉的先在審美經驗與新作品的接受所需求的視野的變化之間的距離,決定著藝術品的藝術特性。按照這種受眾主動角色理論,接受者不僅可以自由地和自主地欣賞藝術品,還可以發生超出創作者原意的意義變異,甚至消解作者的原意。在藝術史的發展曆程中,這些作為受眾主動角色的接受者藝術家們不斷顛覆過去的經典藝術作品,反而開啟了藝術發展的新方向。本章以西方曆史上的一幅名畫《草地上的午餐》為例。在西方繪畫史上,先後有三位有影響力的畫家以此為題材進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