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原理(第2版)

五、興辭批評的素養

字體:16+-

理論上講,人人可為批評家,可是實際並非如此。真正做一位批評家,尤其是一位學術型批評家,需要相當的素養,王爾德甚至認為“批評要求比創造高得多的教養”[31]。

1.興辭批評的主體

興辭批評的主體,指的就是批評家。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批評家?一位批評家應該具有哪些素質?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做些界定與分析。

第一,敏銳的感悟力。和藝術創造一樣,批評家也需要一顆敏感的心,因為藝術是情感的表達,一個麻木冷漠的人是無法進入藝術作品的。劉勰《文心雕龍·物色》如此描繪自然物色動人情誌的狀態。

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蓋陽氣萌而玄駒步,陰律凝而丹鳥羞,微蟲猶或入感,四時之動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華秀其清氣,物色相召,人誰獲安?是以獻歲**,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鬱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沉之誌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

……

讚曰:山遝水匝,樹雜雲合。目既往還,心亦吐納。春日遲遲,秋風颯颯。情往似贈,興來如答。[32]

劉勰啟示我們,一個藝術家要如此,一個批評家也應該如此——如此的敏感。敏感應該是一種批評的“氣質”——“批評家首先要具備氣質——一種對美和美留給我們的各種印象的高度敏感的氣質”[33]。

第二,精確的判斷力。藝術批評是一項創造性的活動,它要求批評者不僅僅會描述藝術現象、分析藝術問題、解釋藝術的價值,更重要的是要有美學上的判斷力。批評家的這種判斷力,不是憑空生出,而是日常訓練的結果。魯迅先生評司馬遷《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真可謂一錘定音,幾近不易之論。魯迅憑的是什麽?憑的是豐富的藝術經驗、深刻的人生體驗、開闊的批評胸懷和敏銳的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