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皮書:2013中國電影國際傳播年度報告

第三節 《藏地密碼》:破解“好萊塢密碼”

字體:16+-

盡管有人指責《鋼鐵俠3》“不尊重中國市場”,但它卻正是為了迎合中國市場並討好中國觀眾才在謀求合拍未果之後炮製出了一個中國“特供版”。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中國電影市場的崛起。基於同樣原因,近年來的戛納電影市場的中國展台可謂門庭若市,但絕大多數來客都是帶著合作和合拍的目的,或刺探市場行情,或兜售自己的項目,說到底還是為了找錢。中國及其超過十億的消費者已經被世界各行各業視為一個唯恐趨之不及的“新興市場”,這當然也包括好萊塢。好萊塢的製片人都在蜂擁進入中國,為融資機會而來,為合作項目而來,更是為“中國觀眾”而來。

如果說從前端而言,製片人是電影產業的建築材料,那麽從終端來看,電影產業的建築材料則非觀眾莫屬。可以說,好萊塢的百年成功即是培育觀眾的成功。百年實踐令其培育了以英語影片為娛樂主食的本土觀眾和西方主流觀眾,而在美國本土和西方主流市場連年式微的當下,中國則被其視為賴以補缺的新的掘金之地。於是乎,對中國觀眾趣味的研究,對中國觀眾的培育,已經成了他們的重中之重,甚至成了不少大學的必修課。抓住觀眾就等於抓住了市場。盡管通過過去20年的培育,好萊塢影片在中國的確擁有了一批忠實而固定的擁躉,但從過去兩年來中國市場上國產影片連續挫敗好萊塢大片的市場現實來看,這批曾經忠實的觀眾卻大有流失之虞。這便使得他們對中國市場的覬覦變得更加急不可耐,各種迎合和取悅已成其重大行為表征,以至於西方主媒甚至發出了“好萊塢為何要向中國磕頭?”的質疑之聲。

回顧曆史,好萊塢的製片管道中所流淌出來的各類作品中,從來不乏貶損中國甚至妖魔化中國的片目,然而在重返中國市場之後的二十年來,好萊塢的中國觀卻一直在隨著中國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尤其是在過去十餘年來,中國市場的“鑽石礦效應”不斷“井噴”之後,好萊塢視點中的集權主義中國便演化為一個重大的增長機會。由於美國電影產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變得越來越強,中國市場的博弈實力便自然而然地影響了其故事策略、話語方式和價值取向,迫使其對影片內容進行調整。去年上映的《紐約客@上海》被《紐約時報》稱為一個連通中國的“插銷”,標誌著好萊塢中國策略的徹底轉型及其針對中國市場的自審意識的確立。除了內容的迎合,演員和外景選擇也盡量觀照中國市場,於是乎我們便能看到中國明星和中國外景頻現好萊塢大片。諸多“白旗”和“橄欖枝”表明,那個妖魔化中國的時代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