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与三军参谋长研究后,3月17日答复罗斯福:
从原则上,我们明白美国控制太平洋地区、英国控制印度洋地区的明显优点,实际上也别无他途。然而,我必须向您指明一些基本的问题。
没有什么可以阻止美英两国海军在从阿拉斯加直至开普敦的地区在共同战略的基础上展开行动……因此,似乎对我们而言,必须从一个单一的立场出发指挥我们的海军,将他们的问题整体看待。这只能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这样的机构来实现,而该委员会将直接根据你和我不断沟通并达成一致的意见去采取行动。所有其他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范围内单独司令部的安排,必须有效地服从这一最高司令部。
丘吉尔表示,在以上原则基础上,他同意罗斯福所提出的安排。另外,他建议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和中国的军事代表有必要驻华盛顿协助美国三军参谋长,同时充当华盛顿太平洋委员会的技术顾问。由于战略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互交织,丘吉尔主张在伦敦和华盛顿分别设立太平洋委员会,互设代表以便沟通,并对这种安排进行了解释。最后,丘吉尔指出:
我们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区域界线的划分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但自然这一界线是具有弹性的,取决于敌人的动向或是我们可能向我们部队下达的任务。我们不必在任何事情上固执僵化,以致妨碍计划的制订或是部队的调动……总的来说,我认为您的建议,就如我冒昧阐释的,将达到如下双重目的,即:(a)执行和作战行动的完整,(b)为那些利害相关的国家提供一个合理磋商的机会。[6]
从丘吉尔的电报看,他一方面希望美国人承担起太平洋战场的重任,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在太平洋战场战略决策问题上失去发言权。对丘吉尔的修正意见,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是不妥的,因为这会“使他们的工作受到妨碍,变得复杂……军事上的紧迫性超过了政治上的决定”[7]。
这种军事上的紧迫性,不但表现在日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还表现在美国陆军和海军部门之间在太平洋地区存在的不信任和种种分歧。曾任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在级别上和资历上远高于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但海军一直认为太平洋地区是其传统的作战势力范围,不愿意将海军置于陆军的指挥之下。经过马歇尔和金的协商后,3月31日罗斯福同意太平洋地区成立2个事实上独立的战区——西南太平洋战区(SWPA)和太平洋战区(POA),由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分别任司令,太平洋战区又分为北中南3个次级战区,尼米兹直接负责前2个,南太平洋战区由隶属于他的1名海军军官负责。
具体的辖区划分是:西南太平洋战区包括澳大利亚、菲律宾、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和除苏门答腊外的所有荷属东印度;除中南美洲的一些近海外,其余太平洋地区归太平洋战区;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战区以北纬42°线作为分界,南太平洋战区则包括从赤道往南,西南太平洋和西经110°线之间的地区。
1942年5月美日海军展开珊瑚海战役,美军成功阻止了日军攻占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的战略企图。6月,在中途岛战役中,日本海军损失4艘航空母舰、1艘重型巡洋舰和大约330架飞机,并且失去了许多经验老到的飞行员。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索恩称:“日本海军再也没有取得太平洋的主动权,但即使如此,日本人依然是一个难以对付的敌手。”[8]利德尔·哈特评价:“可以很合理地说,中途岛会战实为一个重大的转机,并终于决定了日本最后败亡的命运。”但他也指出:“虽然中途岛一战的结果严重地妨碍了日本人在西南太平洋的前进,但却还是不曾完全阻止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