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军事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919—1945

二、“D计划”

字体:16+-

在缺乏政府政策指导的情况下,11月12日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向海军部长提交了一份战略备忘录。

斯塔克首先指出英国和英帝国对美国安全的重要性:“如果英国决定性地战胜了德国,我们将在每个地方赢得胜利,但是如果它输了,我们面临的问题将十分严重。尽管我们不会在每个地方失败,但我们可能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赢得胜利。”于是,他建议美国应尽全力援助英国,包括派遣大规模的空军和陆军部队前往欧洲或非洲,但是具体战略和政策要符合美国的利益,“我们的任何努力都应以执行外交和军事相互支持的国家政策为目标,并且决心将我们的任何介入都要最充分地促进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作为一项指导性的原则”。

斯塔克把美国的国家利益界定为:“维护美国领土、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完整,以及西半球其余地区的完整;阻止英帝国的崩溃,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一切;削弱日本发动进攻的军事力量,在远东保持我们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斯塔克设想了5种美国卷入或应对战争的形式:

(1)在不存在盟国的情况下,同日本交战;

(2)在英帝国或者英帝国和荷属东印度作为盟国的情况下,同日本交战;

(3)在不存在盟国的情况下,同得到德国和意大利支持的日本交战;

(4)同德国和意大利交战,而日本最初不介入,英国则是美国的盟国;

(5)置身于目前的战争之外,仅致力于美国在西半球的防御,通过和平手段维护远东的利益,同时继续向英国提供物资援助。

但是,斯塔克强调,在缺少美国积极军事援助的情况下,英国光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打败德国,胜利有赖于“最终对轴心国发动地面进攻的能力”,这不仅需要美国的物资援助和海军支持,而且还需美国派出地面部队。埃及、直布罗陀、非洲西北部同样是重要的战略地区,“最后的进攻”可能从这些地区向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境内发起。这实际意味着美国的介入不可避免。

关于日本,斯塔克认为其野心在于将英国赶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经济上控制并且最终军事上控制马来亚。然而,出于眼前利益考虑,日本更可能不会立刻同英国和荷属东印度刀兵相见,而是通过加强同英美贸易的方式对马来亚实行经济侵略,最终伺机武力征服。斯塔克怀疑日本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存有领土野心,也质疑日本希望英国退出印度,从而令该地区和中国西部地区过早地落入苏联之手,尽管日苏之间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日本不会大规模撤出部署在中国的军队。

斯塔克认为,“橙色”计划存在诸多缺陷,如设想美国单独与日本交战、从夏威夷前往菲律宾作战存在后勤保障问题等等,而且“如果我们采用目前的‘橙色’计划,或者任何该计划的修订版本,这涉及部署非常大规模的陆海军前往远东,那么我们必须在大西洋承受相当大的危险,并且可能难以加大我们对英国的物资援助”。

因此,斯塔克建议,在同英国与荷兰合作的情况下,对日本制订有限的作战目标,减少海军在太平洋的力量,重点放在维系英帝国的生存上;通过经济封锁削弱日本的进攻能力,“在我们自己缺少亚洲基地的情况下,英国在远东军事力量的继续存在,无疑将证明对我们长期对付日本是有利的”。此外,斯塔克指出:“将日本削弱至军事和经济弱国的地位符合我们的利益是令人怀疑的,在远东保持势力均衡如同在欧洲一样,将是我们的利益所在。”

鉴于以上情形,斯塔克列举了4种可能的长期战略:

(A)置身于目前的战争之外,专注于西半球的防御。如果被迫卷入战争,部署在太平洋的美国海军的大部分力量能够保持其威慑力,但美国不会向海外大规模派兵,仅对盟国提供物资援助和小规模的部队进行协防。在此种情况下,美国对欧洲战争结果的影响不大。

(B)在远东得到英国与荷兰军事援助的前提下,对日本准备发起全面进攻作战行动,在大西洋维持有限的防御力量。完全相信英国能够在大西洋无限期地或者至少在我们决定性地打败日本之前坚持下去,这样将暂时完全抑制英国的进攻力量,加大我们对英国物资援助的计划也将受到不利的影响,而打败日本所需的时间将是非常漫长的。如果我们同日本交战,而英国被打败,我们可能无论如何都不得不转向大西洋。

(C)在欧洲向英国提供最强大军事援助的同时,在远东向英国、荷兰和中国也提供同样程度的援助。派往英国的海空军将可能确保英国继续抵抗,但难以加强英国发动地面进攻的力量;派往远东的军事力量将足以遏制日本南进的势头,西太平洋的防御力量和部署在夏威夷防御东太平洋的军事力量将被削减至不足以执行他们的任务;如果英国最终被打败,或者马来亚落入日本之手,相对于轴心国,我们的海军力量将遭到严重削弱。按照这种情况,美国将在两线作战的不利情况下展开行动,出现顾此失彼的灾难。

(D)在英国作为盟国的情况下,集中力量于大西洋的进攻性行动,同时在太平洋维持防守态势。这种情况下,不仅仅向英国提供海军力量的支持,还需要最终占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岛屿,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军事基地,然后向欧洲发起全面的地面进攻。为此,需要向海外派遣大规模的地面部队,数量可能达到美国民众不愿意支持的程度,还将承受如果英国失败蒙受巨大损失的风险,对日本也难以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战争结束时,即使英国最终失败,美国仍然能够在非洲拥有协防南美洲的军事基地。[78]

值得注意的是,斯塔克在备忘录中多处提到英帝国的存续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而他认为法国有可能作为德国的盟国卷入战争,但未阐述理由。他直言:

A、B、C 3种计划最不可能给予英国所需规模的援助,因此,如果我们进行战争,“D计划”对于美国来说很可能是最有利的,特别是如果我们较早地参与到战争之中……除非我们在欧洲赢得战争,否则依据“D计划”我们难以阻止日本的扩张。我们不可能长期继续占领菲律宾。只要我们全力以赴于大西洋,我们在远东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很大程度上将不复存在。依该计划进行战争前的做法应是积极努力避免同日本发生战争,并努力避免日本同英帝国和荷属东印度之间发生战争……“D计划”并不意味着立即将舰队调往大西洋……我建议我们海军力量的重新部署要视形势需要而定……美国的陆海军应立即在伦敦同英国军方、在华盛顿同加拿大军方、在新加坡和巴达维亚同英国与荷兰当局就技术问题展开秘密的参谋会谈。[79]

这份备忘录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原则上的同意,但受到陆军大多数将领的批评。陆军反对在太平洋承担有限义务,主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与日本交战,并表达了对受英国人控制和兵力分散的担忧。斯塔克的备忘录和陆军的意见被呈送给罗斯福,但他没有直接批准,而是希望两军种参谋长继续研究下去。

11月18日,两军参谋长责令联合计划委员会在“D计划”的基础上起草一个联合报告。12月10日,联合计划委员会提交了报告,就陆、海军分歧达成妥协。报告建议,尽一切努力避免与日本交战,如果失败,将实行“D计划”,即大西洋优先的战略,将在太平洋严格保持防御的态势,抑制轴心国向拉丁美洲的渗透,并特别指出:“英国的领导在任何方面都不具备我们可以把美国的未来安全托付给它的能力。”[80]

斯塔克备忘录中的“D计划”(海军称Plan Dog)[81]后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最基本的战略方针,为“彩虹”计划5的制订打下了基础。它的内容不但涉及军事战略,而且涉及整个美国的对外政策,首次提出将美国的安全与英国的存续联系在一起。美国军事史学家路易斯·莫顿评价它“也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单份文件”[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