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不斷惡化的國際形勢,羅斯福也在考慮美國在當前的世界事務中可能扮演什麽角色的問題,並逐漸形成了一個想法,即在他重新當選總統之後,將召開各國首腦會議,討論和平裁軍、排除貿易障礙和普遍降低關稅壁壘等問題,以緩和國際緊張局勢。[2]他希望“通過為德國人民提供生存空間而使局勢平靜下來,並製止希特勒發動戰爭”[3]。如果“強盜國家”拒絕參加,或在會上不作出令人滿意的保證,愛好和平的國家之間就應訂立秘密協定。[4]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也在考慮同樣的問題。1937年1月18日,國務卿科德爾·赫爾(Cordell Hull)在一份關於美國可能對歐洲和解作出貢獻的備忘錄中,設想了一個歐洲問題的全麵解決方案,它將包括軍備限製、政治保證和殖民地的重新調整。美國不會參與政治方麵的緩和,但準備在經濟領域作出重大貢獻。進出口銀行可以對柏林提供商業信貸,並給予貸款以重建經濟。美國還準備與第三帝國簽訂貿易協定,並討論平等地獲得原料的問題。作為交換,將要求德國放棄自給自足的經濟體製和擴充軍備。[5]
總之,美國希望通過召開世界和平會議的方法,在美國不承擔政治義務的前提下,通過滿足德國在經濟、軍備限製和殖民地的重新調整等方麵的要求,使歐洲的緊張局勢緩和下來。另外,羅斯福還認為,要召開這樣的會議,除了取得德國的同意之外,更重要的是獲得英國與美國合作的保證。
為此,羅斯福首先派美國駐蘇聯大使約瑟夫·E·戴維斯(Joseph E.Davies)作為總統的代表到柏林進行探詢,“就德國與法、英的關係和歐洲和平之間的形勢問題”,草擬“一份綜合調查”報告,查明希特勒是想要戰爭,還是真正想要和平。[6]然而美國的打算並沒有得到德國的積極響應。盡管德國經濟部長、德意誌銀行總裁亞爾馬·沙赫特(Hjalmar Horace Greeley Schacht)在1月20日對約瑟夫·E·戴維斯說,他希望羅斯福在華盛頓召開一次世界和平會議解決德國對殖民地的要求,但是外交部長康斯坦丁·馮·牛賴特(Konstantin von Neurath)在3月4日會晤美國駐德國大使威廉·多德(William Dodd)時卻強硬地表示:“隻有其他國家同意裁減軍備,我們才會同意這樣做”,和平會議不能達到任何目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