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概論教程(第2版)

第二節 中國電視簡史

字體:16+-

一、內地電視簡史

盡管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電視事業起步較晚,期間還曆經波折,但經過幾代電視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幾十年來我國電視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截至2002年底,全國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4.54%,共有360座電視台,還有1300多家廣播電視台,2058個電視頻道。有線電視用戶已經達到1億戶。電視節目更是精彩紛呈。全國全年播出量達到1000萬小時,中國電視觀眾每天的人均收視時間基本穩定在3個小時。電視在中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媒體”,有著巨大的社會功能和影響。

(一)初創時期(1958—1966)

1.中國電視事業的誕生

1958年5月1日19時整,首都北京的上空出現了中國電視節目的信號,我國第一座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前身)開始試播。當晚的節目,有新聞片、紀錄片、科教片,還有詩朗誦、舞蹈。10月1日,上海電視台問世。12月20日,哈爾濱電視台也與觀眾見麵了。它們的出現標誌著中國電視事業的誕生。

經過四個月的試驗廣播,北京電視台於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每周播出四次(星期二、四、六、日各播一次),每次二至三小時。10月1日,北京電視台使用我國研製生產的第一輛黑白電視轉播車,轉播了天安門廣場慶祝建國9周年的閱兵典禮和群眾遊行,晚上又轉播了焰火晚會實況。從此以後,國家重大時政活動、文體活動,經常以實況轉播方式進行報道。

在技術設備上,當時主要得到了蘇聯等友好國家的幫助。最初一批技術骨幹、留學東歐的章之儉等人,仿照捷克式樣設計了我國的電視發射機等核心設備。天津712廠仿照蘇聯“旗幟”牌電視機試製了最早一批“北京”牌電視機。1958年,從蘇聯進口的電視機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投放市場。1960年,上海開始批量生產主要由進口零件組裝的“上海”牌電視機。當時的物質條件和人力都十分有限,如北京電視台用於製作新聞性節目的器材,隻是幾部從外單位調撥來的包萊克斯和菲爾姆16毫米攝影機,拍攝前需上發條,膠片數量也不多。由於沒有洗印車間,攝影師們就自己動手試著手工洗印。當時沒有錄像設備,很多節目都是直接拍攝,直接播出,史稱“直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