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台灣電影一直被日本人所把持。1908年日本人高鬆豐次郎建成台灣第一家電影院芳乃館。1921年,台灣知識界創立抗日統一戰線組織“台灣文化協會”,自覺地號召民眾抗日,並積極推動《孤兒救祖記》等大陸電影入台。1922年,日本人田中欽拍攝了台灣第一部故事片《大佛的瞳孔》。但第一部真正的台灣本土電影是1925年才出現的《誰之過》,影片由劉喜陽編導、李鬆峰攝影,一對戀人遭遇花花公子和流氓,但最終成眷屬的故事曲折動人。
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台灣主管機關公布了全麵反共抗日的“電影審查辦法”。白色恐怖的氣氛再加上物價飛漲、膠片短缺,導致了原本應該複興的台灣電影還是一片荒蕪。1949年春,上海國泰公司派張英、張徹到台灣拍攝《阿裏山風雲》,後因為政治原因滯留台灣,成為了國民黨來到台灣後的台灣第一部自製的國語故事片。
1950年,台灣當局相關機構掀起文化清潔運動,提出“戰鬥文藝運動”。同期內政部頒布“電影檢查法及實施細則”,進步電影全麵被禁映。這時期,三家電影製片廠“台製”(隸屬新聞處)、“中製”(隸屬國防部)和蔣經國親自掌管的“農教”(1955年與台灣電影事業公司合並成“中影”),紛紛搶拍相關影片,雖然大多數影片深得官方讚許,但卻沒有觀眾。隻有宗由導演的《歸來》《苦女尋親記》等少數家庭倫理片還值得一提。1955年歌仔戲《薛平貴與王寶釧》意外擊敗美片《金字塔》,旋即擅拍傳統戲曲、民間故事、新聞事件的台語片拍攝熱潮馬上到來。
20世紀60年代,中蘇關係惡化,大陸爆發“**”,台灣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1963年中影公司與日本合拍了兩部彩色寬銀幕影片《秦始皇》《海灣風雲》被批判,時任台灣新聞主管部門副局長的龔弘接任總經理,提出“健康寫實主義”方針。同年李行家族獨立製片的《街頭巷尾》正好為之提供了最好的注解,此後李行進入“中影”與李嘉聯合執導影片《蚵女》,實景拍攝、親情演繹成功承載起“國片起飛的巨作,向世界影壇挑戰,向國際市場進軍”的重任。緊接著李行拍攝了《養鴨人家》。“健康寫實主義”強調寫實但又避免暴露社會矛盾,往往將困境的解決寄托於倫理情操,但即便這樣,仍然受到台灣當局的壓製。於是“中影”被迫將“健康寫實”改為“健康綜藝”。1965年李行影片《婉君表妹》和王引影片《煙雨濛濛》同時推出,空前賣座,導致了瓊瑤版權的紛搶。電影中不食人間煙火的俊男靚女,浪漫愛情正好契合了觀眾的口味。不僅吸引了李行、白景瑞等大導演參與其中,創作出《啞女情深》《幾度夕陽紅》《月滿西樓》等數十部瓊瑤電影,而且還推出柯俊雄、王莫愁等金童玉女,成就了台灣電影的明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