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反映它的影视作品的结构自然也不可能有死板、单一的模式;另外,每个创作者均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加上每种影视片类型又还有各自的结构特点……因此,大而化之,情节进程与描述单元组合的艺术原则只能有一个——
要有利于题旨内涵的表现,并使影片“好看引人”。如此而已。
我们不妨举两个影片为例,说明之:
其一是著名影片《简·爱》。它的题旨以表现女主人公自尊的人格与对真正爱情的追求为主。为了充分展示她自尊性格的形成过程与在人生际遇中的多层面体现,影片的情节进程不可避免地就要很长。而从小到成年后再到与庄园主罗切斯特的最后结合,若只用两三个横切面,就很难充分、具体地展示既定的内涵,于是,编导者就选择了六个描述单元(面)与既定的情节进程(线)相组合——
第一个描述单元,表现小时候的简·爱到了劳渥德学校和在那里的遭遇:挨训斥、被罚站、被强行剪发……并通过海伦的倔强和死亡来衬托简·爱强烈自尊性格的成长与定型,为后来的情节进程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描述单元:长大后的简·爱离开她所憎恶的学校主持人,来到罗切斯特的庄园做家庭教师,与男主人公相识,两人均强烈的个人性格发生冲撞。
第三个描述单元:疯女人放火烧罗切斯特,简·爱救了他,俩人接近。
第四个描述单元:罗切斯特的一些朋友和漂亮的英格兰小姐来庄园寻欢作乐,致使简·爱与罗切斯特俩人的情感大起波澜、涌出**——罗切斯特正式向简·爱求婚。
第五个描述单元:婚礼正在教堂中进行时,罗切斯特的妻弟赶来,说出罗妻尚在的真相。简·爱看到了罗切斯特的家庭悲剧,但自尊心还是使她离开了庄园。
第六个描述单元:简·爱住到牧师约翰家。约翰将侍奉上帝视为高于一切的人生内容,与简·爱的精神世界相距极大。简·爱拒绝了他的求婚。
第七个描述单元:简·爱终于又回到了内心深处深深爱着的罗切斯特身边。
在这部影片中,是较长的情节进程与较多(但不滥)的描述单元相组合,使作品获得了成功。
我们再看另一部影片,我国20世纪80年代拍的《春桃》:它的“故事”过程也很长,时间跨度十年,叙述女子春桃如何结婚,如何夫妻在新婚之夜被土匪惊散,春桃如何流落他乡,丈夫老李如何被抓了兵、上了战场,春桃在北京靠拾破烂为生,如何认识了单身汉刘向高并与之同居,老李如何在抗日战场被打断了双腿,春桃如何与刘向高在“名分”问题上看法不同,老李如何沦落为乞丐、在北京偶然见到春桃,三人的“搭帮过日子”如何受到众人的讥刺、嘲骂,老李与刘向高俩人如何不能忍受这种“非常”的关系……可以说,上述每一段落,都可以作为可看的描述单元。但本片既定的题旨不是反映土匪对平民的伤害,也不是要表现下层百姓生活的贫苦,更不是要表现抗日战争……而是表述以春桃为体现的一种新的人文精神与生命哲学——我就是我。拒绝外在环境、传统规范对健康人性的扭曲与异化。
由于是这样的题旨,影片编导者在叙述上面的情节过程时,就只节选了春桃在北京与刘向高同居,老李出现后、“三人共同过日子”时人们的议论与两个男人内心的“别扭”,春桃我行我素、坦**为人的行止以及两个男人终因屈服于世俗观念而低头离去……这三个描述单元来作空间的横向展示。由于集中了笔墨,深入细致地表现了三个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行止,就使影片的既定题旨得到充分的展现。
上述两例,可以说明:情节进程与描述单元的组合,没有死板、单一的模式,只要不违背基本原则即是。
也有反面的例证——
如美国影片《海岸**》:影片的内涵是要表现“文明”的都市文化与“野蛮”的大自然生命的冲突,歌颂人之所以为人的健康的生命**,因此,本应该节选与此关系密切的描述单元来表现既定题旨。而编导者为了获取高的票房价值,过分地在“**”上做文章:拼凑了过多男女主人公或在海边或在城内幽会合欢的描述单元,情节既拖得很长,场面又多有重复,偏离了原来的题旨,使影片的表现流于平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