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本創作教程(第4版)

四、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與電影的使命

字體:16+-

就像一個人不能沒有靈魂,一個國家,絕不能沒有一種凝聚大眾的主體精神。這種精神奠基在兩個維度上:其一,“形而下”的對社會生活的現實洞識;其二,“形而上”的哲學文化的理性皈依。前者,是“狀態”的認知,後者,是“主義”的崇奉,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使人們在一定程度上思想解放、行為開放,確實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但同時,價值取向的變異,實用原則的盛行,伴隨著雲譎波詭的現實生活、“信仰危機”的出現、“上帝死了”的說法……可以說,當代中國在某種程度上,“主義”已經被“狀態”所掩蓋,甚或被替代。

這,到底是進步,還是反動?

不可一言以蔽之。虛妄的“主義”被遺棄,是曆史的必然。一時間因“真空”出現所形成的散漫“狀態”,並非壞事。客觀來說,一時失控的社會“狀態”,往往是某種新“主義”的前奏。但是,也必須意識到,如果沒有對“狀態”的時代洞識,而停止於渾渾噩噩的“狀態”之中,並使這種“狀態”長久地成為社會文化的主脈,對一個國家、社會、民族來說,便是可怕的病態、衰微的征兆了。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真正合體融魂的精神!文藝(尤其影視)應為重塑中華之魂恪盡本職。具體而言,我們的電影文化,應從國家主體精神之所以奠基的兩個維度上盡力用心——

一方麵,我們不能隻表象地敷衍世事、掃描現象,更不能曲解社會現實、不涉及時代本質。也就是說,不能隻有“狀態”,而缺乏“洞識”。這樣,我們的影片才能與時代潮流相吻合,才能與民眾心聲相融匯。比如當前廣大民眾感到最大的社會問題是愈演愈烈的腐敗現象。據有關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將腐敗已視為影響國家曆史進程的最大障礙。對於這樣的現實存在,我們的影片又是如何反映的呢?是否能夠全方位剖析腐敗現象久糾難止,且甚囂塵上的深層根源了呢?很明顯,我們這方麵的作品既少得可憐,又輕得可笑。在某種程度上,與其說是對“狀態”的嚴肅洞識,不如說是對“狀態”的變相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