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生死課

生死課怎麽選擇了一部喜劇片、兒童片?

字體:16+-

在起始課之後,用一部什麽樣的電影開啟“生死學”的正式課程?這讓我頗費心思。

在第一輪教學中,我選擇的是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生之欲》。這是一部在生死學著作中被頻繁提及的電影,一部攝於1952年的黑白片。名導演,經典片,似乎是最好的引路人。

現在想來,這個選擇有點“高大上”了,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想想看,坐在教室裏的都已經是“90後”,青春年少的他們,正睜大好奇的眼睛看著這個花花世界,雖然他們選擇了來上這門生死課,但有多少人做好了心理準備呢?用這麽一部比我年齡還大、距離他們的生活很遠、主題又有點過於鮮明的黑白片開頭,似乎會讓他們感到沉重與沉悶、與自己關係不大,或者產生“又來被教育了”的感覺,這種“間離效果”並不是我想要的。

美國心理學教授約翰·凱勒曾經提出了ARCS的學習動機模型,他認為,如果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就需要配合四個要素的運用:“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滿足感”(satisfaction)[1]。《生之欲》雖然是一部好片子,但被放在生死學課程的入門階段,似乎在“注意”和“切身性”上弱了點。

所以,我決定在第二輪另外換一部電影。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日本電影《小豬教室》。

在百度百科中,《小豬教室》標簽是“喜劇片”;在豆瓣上,是“兒童片”。

是的,這是一部以兒童為主角的片子,也有不少喜感場麵。從這個角度說,它可能不容易讓學生在心理上產生排斥。

生死學是避免不了深刻與沉重的,我開設這門課程,也要適度喚起學生的死亡焦慮。但第一輪的教學經驗讓我意識到,這樣一個“高情緒喚起”的課程,需要謹慎推進,步步為營,在情感上和思想上逐步鋪墊。這樣一來,後麵的探討就不會讓學生感覺沉重得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