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生死課

被花房一分為二的故事

字體:16+-

我想,講授其他課程的老師在安排授課內容和進度時,大概不需要考慮學生的情緒,隻要按照知識結構,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就好。但我的生死學課程不同,它不是一門隻訴諸理性、隻傳授知識的課程,而是一門會挑起情緒的課程,一門體驗與思考兼具的課程,因此課程內容的安排、影片的選擇,都需要仔細斟酌。就像要譜一首樂曲,在一些低沉的段落之後,也需要有不同的變奏,拉起聽眾的情緒。

所以在課程中段,我選擇了意大利電影《美麗人生》。畢竟,生死課的目的不是要把學生推到沉重中去,而是讓他們感受到死亡雖然不可避免,但生命仍然可以如朝霞般絢爛。

我曾在百度上輸入“《美麗人生》的故事是真的嗎”進行搜索,答案是:

不是,是羅伯托·貝尼尼按照童年時的記憶編寫的故事,但不是真事[1]。

故事不是真實的,但電影發生的背景是真實的。

這反倒激起了我的好奇。如果這個故事並未真實發生過,能寫出這樣的故事,拍出這樣電影的人,他們內心一定擁有了不起的力量——我說的“力量”不是想象力。富有想象力的人不少,憑著想象力可以把電影拍得花哨,卻不一定能有觸動人心的力量,就像張藝謀後期的一些電影。我想,能拍出《美麗人生》的人,一定相信在令人絕望的黑暗中仍然有光明存在,他們讓想象力在這份“相信”之上馳騁,因此才能夠表現黑暗中的光明,展示絕望中的希望,發掘人的可能性和力量。

“力量”,抵抗生命中逆境的力量,就是我們要在教學中尋找的。

《美麗人生》的電影將近兩個小時,可以很清楚地分為前半段與後半段。

如果用很長的一句話來概括影片的前半段,或許我會這樣說:一個很“二”的猶太青年(他叫“圭多”)抱著開一家書店的夢想來到小城,邂逅了非猶太人且家庭地位懸殊的年輕女教師(她叫“朵拉”),他用很不靠譜的行為(這些行為卻恰恰體現了他的自信、幽默、機靈和豐富的想象力)打動了她,於是在訂婚晚會上,她讓他“帶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