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生死課

當“她”被製造出來之後

字體:16+-

1987年,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的邱仁宗先生出版了《生命倫理學》一書。那時,我是《中國青年報》科學部的編輯,很自然地“發現”並閱讀了它,深深被生命倫理學的前沿性、複雜性所吸引。因此設計生死學課程時,我就一直想找一部與生命倫理學相關的電影。邱先生的書出版以來,與生命倫理相關的衝突與爭論,早已走出學術殿堂,成為發生在我們身邊、隨時會觸動我們神經的事情,然而公眾對生命倫理學似乎知之甚少。我很希望能通過一部電影,讓學生們了解世界上有這麽一門學問,並且通過這門學問,認識生死問題的複雜。

第一輪教學,我選擇的電影是《死亡醫生》(You Don't Konw Jack),電影主人公的原型是傑克·凱沃爾基安(Jack Kevorkian)醫生。這位退休醫生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用醫療手段幫助150多位受病痛折磨的人結束了生命。1999年,他終因在電視節目中展示了協助安樂死的過程而被判二級謀殺入獄,直到2007年才獲得釋放。

安樂死是生命倫理學探索的一個重要領域,選擇它作為生死課的單元議題好像挺合適的。沒想到對於學生們來說,這部電影似乎過於沉重了。盡管我剪輯的片段已經回避了刺激性的鏡頭,仍有學生課後說自己看片子時不由地“心跳加速”,還有學生戲稱自己得了“周五綜合征”——雖然渴望每周五一次的“思想洗禮”,可又開始“有點抵觸對生死的思考”。很慶幸學生讓我知道了他們的感受,我決定在第二輪課程中進行一些調整,適當減輕學生們的情緒壓力,至少不讓情緒阻礙思考。

後來,女兒給我推薦了一部電影《姐姐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它改編自朱迪·皮考特的同名小說,拍攝於2009年。這部電影通過一個家庭的故事,表現了現代醫學的發展對人類生命與死亡的深刻影響。看過以後,我覺得它雖然涉及的不是安樂死問題,但帶出的生命倫理問題更加複雜,家庭成員圍繞兩個孩子所做的選擇,也更讓人痛苦和糾結——這意味著,相比《死亡醫生》,《姐姐的守護者》離學生們的生活可能更近,能開辟出的思考空間可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