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名人一起讀書

“文化良心”來源於魯迅

字體:16+-

在中國作家中,馮驥才最喜歡魯迅的作品,他欣賞魯迅用他那獨特的眼光穿透國民性。他認為,文學強調個性,魯迅的成就是寫出了一個民族的個性,像小說《阿Q正傳》、《孔乙己》以及一些雜文。他由衷地感歎:“魯迅給世界文學提供了一個個從未有過的人物,非常感性,又非常理性。他的作品反映了他作為一名文化人的‘文化良心’。”“文化良心”集大成者魯迅對馮驥才影響至深。

馮驥才支持搶救和保護民間文化遺產就表現了他的“文化良心”。他認為文化保護比寫一部小說更重要。

馮驥才對民間民族文化有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感情。在天津人眼中,他不僅是一位饒有成就的作家、畫家,還是一位熱愛曆史、熱心保護文物的專家學者。他的小說《三寸金蓮》、《神鞭》不僅膾炙人口,而且包含了豐富翔實的民俗文化知識,深刻剖析國民性,耐讀耐看,令人回味無窮。他為天津小洋樓、估衣街等舊址的修繕保護,為楊柳青畫的繼承與發展而奔走呼號的義舉,著實令人感佩。

20世紀90年代,國際經濟全球化對中國影響日盛。國內,現代化腳步衝擊著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舊城改造全國鋪開,危房陋屋成為首當其衝的改造對象,古老的、精美典雅的、蘊含曆史信息的危房也在改造之列。600年曆史的估衣街是天津最古老的商業街,街上的百年老店“謙祥益”、“瑞蚨祥”是北方大商埠標誌性建築,街與店皆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12月9日,曾在天津老城區生活過十幾年的馮驥才得知老街要拆,立刻致信市長,大聲疾呼:“哪個城市擁有一條老街,即是擁有一件傳家寶。”

馮驥才對城市文化有著自己的見解,他在《今晚報》上發表了一篇感情憂憤的文章《老街的意義》。“文物與文化是兩個概念。文物是指曆史建築的精華,如皇家建築、宗教建築;文化是指曆史街區,如北京四合院、胡同等。國家有文物保護法,文化沒有。文化是人立足之根。一個失去了文化的城市,人將無根。”是啊,城市不僅是我們棲身的家園,更是我們靈魂的家園!為呼籲加強曆史文化遺產保護,他撰寫了大量飽含深情的文章,出版了有關城市傳統文化研究的專著。《手下留情——現代都市文化的憂患》、《緊急呼救——民間文化撥打120》都是那麽膾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