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獻探研

第一節 國子學與《國學策問》

字體:16+-

至元六年(1340),元順帝在罷行科舉五年後,下詔整頓學校,複行科舉。朝廷的這番改製更化,自然需要妙揀名儒以教國子。於是,金華學者吳師道由中書省左司郎中呂思誠、禦史台都事孔思立推薦,自常選中擢任國子助教。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江浙行省婺州路蘭溪州人(浙江蘭溪),至治元年(1321)進士,曾任高郵縣丞等地方官員近二十年。受命後,吳師道於是年秋北上京師,至正元年(1341)春升國子博士,直到三年春因母憂南還,前後執掌國子學教事近三年,在其詩文集中,留下《國學策問》四十首,成為研究元後期國子學、科舉及諸多社會問題的珍貴文獻。

元朝的國子學隸屬國子監,正式設置並確定製度於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是對各族官員子弟及俊秀士子實施儒學傳統教育的最高學府,也是國家儲養和選拔人才的最重要機構。[1]國子監設祭酒一員、司業二員,“掌學之教事”;監丞一員,“專領監務”。國子學設博士二員,“掌教授生徒,考較儒人著述、教官所業文字”;助教四員,同掌學事,“分教各齋生員”。國子學的生員,是“七品以上朝官子孫”,另外,“隨朝三品以上官得舉凡民之俊秀者入學,為陪堂生伴讀”。[2]至元二十四年,確定生員額200名,先令100人入學,其中蒙古50人,色目、漢人共50人。成宗大德十年(1306)閏十月,正式定蒙古、色目、漢人生員200人。另選通曉經學者20名,作為國子伴讀,大德七年(1303)增為40名。

國子學的教育,以儒家傳統的經學為主。至元二十四年學製規定:“凡讀書必先《孝經》《小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次及《詩》《書》《禮記》《周禮》《春秋》《易》。”[3]即從《孝經》《小學》《四書》等較為淺近的儒家經典開始,作為初級課程,而以傳統的《五經》作為高級課程。學習方式也自最簡單的句讀、音訓入手,由博士、助教親自傳授,再進到經義的講說。此外,還有對屬、詩章、經解、史評等文字作業,由博士出題,生員具稿,錄於課簿,作為考較的依據。無論課程內容、講授方式,國子學都是從最初級的起始,與當時國子學生員大量是漢文化水平有限的蒙古、色目人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