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鍾神秀——景觀美

(六)印度“聖河”與希臘“聖山”

字體:16+-

恒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是印度的第一大河,全長2 700多公裏,中、上遊有2 100多公裏在印度境內,下遊500多公裏出印度進入孟加拉,然後注入孟加拉灣。在這裏,恒河又分成數條支流,匯入布拉馬普特拉河、古姆那河、帕特馬河和曼格那河,再分出一條條更細小的支流。恒河用它的豐富乳汁,慷慨地滋潤著廣闊的大地,哺育著千千萬萬的恒河兒女,澆灌出燦爛的文化。所以印度人民尊稱它為“印度的母親”,更是人們心目中的“聖河”。

北方邦是恒河從高山瀉入平原的流域。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名叫哈特瓦的古城。它是一座有數百年曆史的朝聖聖地。去朝聖的人絡繹不絕,有時甚至有100多萬教徒同時趕到這裏。在朝聖的日子裏,大街小巷停滿了出租汽車和一種名叫“湯加”的雙輪車,路上行人摩肩接踵。披著紫紅袈裟的托缽僧來來去去;銅管樂隊哇哇啦啦吹著婚禮進行曲;迷路的奶牛不時闖進路邊的食品店。那條主要的街道一直通往哈坎巴利——升天的階梯,這裏是城裏最神聖的沐浴地。

朝聖者的隊伍裏,有農民和學者,富翁和窮人,星相家和商賈,還有鰥夫寡婦以及老弱病殘。他們構成了印度教信徒的縮影。他們忍受著酷暑、燥熱、嗡嗡叫的蒼蠅、難以下咽的食物以及小偷的扒竊,忍受著一切去完成自己一生的夙願——在聖河中沐浴身體和超度靈魂。

恒河和朱木拿河匯合在一起,氣勢磅礴地朝印度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瓦臘納西城滾滾而去。凡是到瓦臘納西來的遊者,總少不了在河上泛舟,領略那壯觀的聖浴典禮。朝聖者把隨身所帶的一丁點東西交給坐在河邊傘下的婆羅門僧侶,理過發,然後把油塗在身上,這樣就不會再粘上泥土。信徒們跳進漩渦,像千百年前的人一樣誠心祈禱。過後,那個婆羅門蘸上檀香木製成的漿糊在朝聖者的前額上畫一個聖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