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钟神秀——景观美

(三)欧洲著名自然景观

字体:16+-

1.“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和“巨人之路海岸”位于英国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北海岸,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之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巨人之路”(如图7-6)是指一条通向大海的巨大的天然阶梯,延伸约6公里,由约4万多根玄武岩石柱组成。这些石柱大部分为匀称的六边形,也有四边、五边或八边的,直径38~50厘米,高者达12米,矮者也有6米多。它们不可思议地捆扎在一起,其间仅有极细小的裂缝,因而在总体上形成了气势磅礴的石柱,又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延伸向大海,构成了一条有台阶的石道。这条壮观而神秘的石道,孕育了巨人跨海到苏格兰的动人神话故事:传说远古时代爱尔兰巨人芬·麦克库尔要与苏格兰巨人芬·盖尔决斗。为此,麦克库尔历尽艰辛开凿石柱,并把它们移到海底,铺成通向苏格兰的堤道。大功告成后,他回家睡觉,准备养精蓄锐后跨堤去攻打盖尔。此时,盖尔却捷足先登跨堤过来察看敌情,他见到沉睡中的麦克库尔身躯如此巨大,不由暗暗吃惊。而麦克库尔的妻子急中生智,诡称沉睡巨人是她初生的婴儿,盖尔听了更为惊恐,“孩子如此巨大,其父该是怎样的庞然大物?”他吓得撤回苏格兰,并捣毁了其身后的堤道,只剩一段残留的堤道屹立在爱尔兰海边,“巨人之路”之称也由此而来。

图7-6 巨人之路[3]

地质学家的研究解开了这道通向大海的巨大天然阶梯之谜,它是由5 000万年前的火山运动造成的。当一股股玄武岩熔流从裂隙的地壳涌出,随着灼热的熔岩逐渐冷却、收缩、结晶的时候,开始爆裂成规则的图案,形成极细小的裂缝,地质学家称之为“节理”。熔岩爆裂时所产生的节理一般具有垂直延伸的特点,在沿节理流动的水流的作用下,久而久之形成这种聚集在一起的多边形石柱群,加上海浪冲蚀,将之在不同高度处截断,便呈现出高低参差的石柱林地貌,形成了这大自然的奇观。

2.普里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

普里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位于克罗地亚共和国境内,前身为普里特维采湖盆地,1949年建为国家公园,公园占地350平方公里,这里有独特的天然秀色,地貌奇观蜚声世界。

普里特维采湖群的形成缘于石灰岩的长期沉积,即钙化,结果形成了高高的堤坝。蜿蜒于石灰岩和白云石峡谷中的科纳拉河到这里被这些堤坝阻隔,骤然变成一串串湖泊。诸湖之间高低悬殊,又形成了众多的瀑布和翡翠碧绿的小水帘。湖畔原始森林枝繁叶茂,山毛榉、杉树和忽布榆郁郁葱葱,宛若一幅山泉流绿图。最大的瀑布落差80米,还有许多落差超过20米的中等瀑布。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的天然堤坝将河水辟成多股湍流,湍流又不断地冲击着堤坝,使坝身出现许多洞穴,蕴含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石笋和钟乳石。至今钙化过程仍在继续,隔离湖水的堤坝每年都增高1厘米。

沿湖周围从远古起就有人居住,斯拉采人、凯尔特人、伊里人、拉博特人、罗马人、土耳其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相继在这里居住,但湖区依然保持完好。土耳其人入侵后,这一地区变成边境地带,对立、斗争和抢劫司空见惯,一度被冠以“恶魔之地”的可怕名字。所以直到上世纪末,风光秀丽的普里特维采湖群还鲜为人知。而现在,世界各地游人纷纷慕名而至。

3.比亚沃维耶扎国家公园

比亚沃维耶扎国家公园位于波兰东部比亚沃维耶扎森林区的中部,纳累夫河与勒斯纳河流域之间,占地50平方公里。比亚沃维耶扎周围的广大地区,一向被认为是欧洲古代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而这个公园保留了远古以来覆盖欧洲绝大部分平原地区的原始森林,欧洲过去为数众多的哺乳动物现在也只有在这个公园里才能找到踪迹。所以,比亚沃维耶扎国家公园算得上是人类在拯救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方面获得的一项成就。

这里森林的土质非常多样化,因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共计700余种。由于长期受到保护,这里是欧洲惟一拥有各种树龄林木的大森林,从幼小的灌木到200多年的高大橡树都有。园中的古树最老的已有800多岁,最有名的是名叫“雅盖隆”的古老檞树,是以历史上的一位波兰国王的名字命名的。传说是1409年,国王弗拉斯拉夫·雅盖隆率兵与条顿骑士团交战,因军粮不济,他带领士兵在这一带的森林中打猎,所获的野牛和其他猎物都放在这棵树下,因而得名。

比亚沃维耶扎公园的欧洲野牛尤其有名。过去,这种野牛在欧洲大部分地区都有,后来由于大量捕杀而急剧减少。从中世纪起,野牛在整个欧洲已几乎绝迹。到20世纪,只有在比亚沃维耶扎森林和高加索山区还有一些。1919年,平原地区森林中的最后一头野牛被偷猎者捕杀,只有瑞典和德国的动物园中幸存几头。1929年,在“保护大自然国际联合会”的倡议下,波兰政府从瑞典购买了两头母野牛,从德国购买了一头公野牛,并把它们围养在比亚沃维耶扎国家公园中,以进行繁殖。现在已有约250头野牛在这片大森林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除此之外,公园中还有猞猁、野猪、鹿等50余种哺乳动物和200余种鸟类。

4.基罗拉塔湾、波尔多湾和岩石海岸自然保护区

这个保护区位于法国科西嘉岛(如图7-7)的上科西嘉和南科西嘉地区,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42平方公里为海面,1 0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多处细沙海滩,魔幻般的赤斑岩峭壁和玄武岩石柱深入明澈的大海中,形成一幅壮丽奇特的景观。

图7-7 科西嘉岛[4]

保护区自北向南主要有4个景区:埃尔沃半岛、基罗拉塔村、奥萨尼角和波尔多湾。埃尔沃半岛是地中海野生丛林的代表性地区,岛上生长着一种稀有树种。海岸多为陡峭的红色岩石,捕鸟鹰和游隼在悬崖峭壁上筑巢,景色荒凉孤寂。基罗拉塔村是浩瀚而充满野生气息的基罗拉塔湾上的惟一村落,常住人口仅15人,只能驾船出入。这里的山势陡峭,有直落入海之势。奥陡尼角,也称塞尼诺角,是一个鬼斧神工的石岬,赤红色的陡坡插入大海,把海湾分成基罗拉塔湾和波尔多湾。波尔多湾景色迷人,青翠的丛林树木,衬着大海边赤红的嶙峋山石,构成了色彩亮丽的壮观景色。

保护区内除以上景区外,其余地段均为悬崖峭壁,由赤斑岩、流纹岩、玄武岩和红色麻粒岩构成,有的高达900米,极为壮观。海域内还有极其丰富的海藻。

5.加拉霍艾国家公园

加拉霍艾国家公园位于西班牙加那利自治区戈梅拉岛中部,面积39平方公里,是加那利群岛中惟一未遭第四纪火山爆发洗劫的岛屿。公园内地势平缓,最高点是海拔1 487米的加拉霍艾峰。

加拉霍艾国家公园内主要的景色是森林。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里,都有信风吹来阵阵海雾,浓重的水蒸气形成一种潮湿的环境,加上众多的山泉与纵横交错的小溪,使园内保持着繁密的植被,这种植被起源于第三纪,由于第四纪冰川的作用在南欧早已绝迹。最珍贵的是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的第三纪遗留下来的月桂林,还有参差不齐的欧石南。月桂林是加那利群岛鸟类的重要栖息处,加那利特有的两种山鸽依存月桂林生存。保护区的自然边界是一座座悬崖峭壁,使这里的风光既秀丽幽静又险峻壮观。

6.堪察加火山群

堪察加半岛在俄罗斯东部,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人烟稀少,河流纵横,火山遍布全境,达160余座,其中活火山28座。克柳切夫火山是欧亚大陆最高的火山,海拔4 750米;在其南的克罗诺基自然保护区中还有不少死火山。

与火山相联系的景观是喷泉,半岛上的冷热喷泉很多,仅热喷泉就有85处,还有罕见的间歇泉,亦以克罗诺基自然保护区内为多,矿泉成份各异,有酸性泉、硫磺泉、氨碱泉等。间歇泉中以“巨人泉”最为壮观,此泉喷发时间不长,但很强烈,先是水满出口,而后冒泡沸腾,最后巨大的水柱突然腾空而起,喷高可达10~15米,隆隆声震耳欲聋,整个河谷云雾弥漫,热气腾腾。而在间歇泉密集的舒纳亚河支流地区,群泉竞喷,此起彼落,云雾缭绕,又另是一番风景。

这里还有死亡谷,坐落在基赫皮内奇火山山麓、热喷泉河上游,在克罗诺基保护区南部。峡谷长2 000米,宽100~300米,海拔1 000多米,有山涧穿谷而过,流水清澈见底。山谷四周峭壁峥嵘,峰顶白雪皑皑。这里的西山坡上草木葱茏,东边却是光秃秃的一片。峡谷里经常弥漫着轻纱般的薄雾。在这里活动的动物,不管是粗壮的黑熊,还是机灵的田鼠,有时会突然暴亡,故人称之为死亡谷。其原因在于谷底有含硫岩层,有纯硫**,常溢出有毒的硫化氢地下气体,刮西风时,峡谷出口被封,毒气无法升腾消散,来此觅食的动物便中毒死亡。只有强烈的东风和北风刮来时,地下毒气才被稀释消散,此时入谷方安全无虑。

西北部品仁纳湾内的海潮也是一大奇观,海潮经常高达13米左右,比三层楼还高,十分壮观。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堪察加火山群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7.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的崇山峻岭间,长636公里,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湖的四周有大小360条河流和山溪注入湖内,惟一的外流河即安加拉河。水流湍急,使湖水从其宽阔的石子河**迅速奔出。1996年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7-8 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如图7-8)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科学家认定它的存在至少已有2 000万年。通常一个湖的寿命只有1~1.5万年,因为湖水被风吹日晒,不断蒸发,湖岸遭到风化侵蚀,淤泥充塞,水量减少,水位下降,逐渐变成浅水湖、沼泽,最后甚至彻底干涸,变为平地。可是贝加尔湖的储水量不但不见减少,反而逐年增加。所以西伯利亚人把它叫做“神秘的湖”。

贝加尔湖还是世界上最深的湖,很多地方超过1 000米,最深处为1 940米,因为它是一条深达1 940米、长达50多公里、宽不到1公里的裂缝。它能蓄存92个亚速海的水,蓄水量超过了波罗的海。充沛的蓄水量在夏天减弱了沿岸地区的炎暑,使气候温和凉爽;冬天,湖水所蓄藏的热量减缓了西伯利亚严酷的冰冻,使沿岸变得相对的温暖。然而,贝加尔湖本身却永远是很冷的,甚至在最暖和的季节里,湖面的温度也总为7℃~9℃。湖水清澈透明,在40米深处置一白色圆盘,在水面上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把贝加尔湖称为“神秘的湖”,不仅因为它的储水量,还因为它是一个“生物博物馆”。湖水是淡水,但这里却生活着地地道道的海洋动物:海豹、海螺、海鱼和龙虾。1米多高的海绵,在湖底长成浓密的“丛林”,数不清的外形奇特的“贝加尔龙虾”就躲藏在密密的“丛林”里生长繁衍。湖中还有不少生物,是在热带或亚热带才有同种或近亲的,或者是在几千万年或几亿年前的地层中才能找到它们的化石的,却都生活在这里,而在西伯利亚的其他江河湖泊中踪迹全无。其实,这个湖里有64%的动植物都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能找到的。它不愧被称为“生物博物馆”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淡水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