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心理與測評

五、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

字體:16+-

目前,自我效能感理論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教育、職業指導和組織管理、健康等領域。自我效能感在人們生活各方麵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教育領域的研究主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和教師的教學效能感,以及它們分別對教學質量和學習成績的影響。研究表明,教學效能感高的教師的教學質量高於教學效能感較低的教師(王紅雨,嚴發萍, 2015)。同樣,學習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也比學習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在學習成績上表現更好(王萌,宋嶽禮, 2015;蔡延棟,高光珍, 2011)。也有研究結合自我效能感的四種信息來源,就高校教學和就業指導提供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在職業指導與組織管理方麵,研究集中探討自我效能感與工作績效的關係(陳俊, 2013;李永周,王月,陽靜寧, 2015;叢慶,張強,向明,等, 2008;黃輝閃, 2016)、自我效能感與職業倦怠的關係(王成義,王林鬆,劉琪等, 2007;劉萍, 2014)或是結合具體對象給予職業指導策略等(王娟,何侃,張立鬆, 2013;侯東輝, 2013)。例如,無論是以管理者、員工還是企業科技人員為研究對象,都發現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其工作績效高於自我效能感低的人。而在與健康的關係方麵,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不僅能促進身心健康,提高生活滿意度,還有利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黎琳,劉偉, 2011)。

也有研究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確定自我效能感作為調節或中介的作用,進一步探討分析其因果聯係。嚴標賓、張心貴和林知(2013)在探討員工情緒智力和自我效能感對工作績效的影響時發現,自我效能感在情緒智力和工作績效之間起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