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理論的經驗、困局與出路

三、“一種呼籲”

字體:16+-

我在《文學評論》發表過一篇論文,題目是《植根於現實土壤的文化詩學》,我提出的理由是“‘文化詩學’的根由在現實的需要中”。我這樣說過:“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文學批評囿於語言的向度和審美的向度,被看成是內部的批評,對於文化的向度則往往視而不見,這樣的批評顯然局限於文學自身,而對文本的豐富文化蘊含置之不理,不能回應現實文化的變化。文學這種自外於現實的這種情況應該改變。文學是詩情畫意的。詩情畫意的文學本身包含了神話、宗教、曆史、科學、倫理、道德、政治、哲學等文化含蘊。在優秀的文學作品中,詩情畫意與文化含蘊是融為一體,不能分離的。‘文化詩學’應該而且可以放開視野,從文學的詩情畫意和文化含蘊的結合部來開拓文學理論和批評的園地。當一個批評家從作家的作品的詩情畫意中發掘出某種文化精神來,而這種文化精神又能彌補現實文化精神的缺失,或批判現實文化中醜惡的、墮落的、消極的和缺乏詩意的傾向,那麽這種文學理論與批評不就實現了內部批評與外部批評的統一,不是凸顯了時代精神了嗎?”我當時這樣想,我今天仍然覺得是對的。這就是薩特在他的《什麽是文學?》所說的寫作的“介入”:“不管你是以什麽方式來到文學界的,不管你曾經宣揚過什麽觀點,文學把你投入戰鬥:寫作,這是某種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開始寫作,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你已經介入了。”[1]作家要“介入”,為什麽文學批評家不可以“介入”?文學理論應該擺脫自閉狀態,去介入現實。

我一再說新時期以來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我們民族正在複興,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但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嚴重的問題,環境汙染,官員貪腐,房價高漲,貧富不均,坑蒙拐騙,金融動**,物價通脹,礦難不斷,城鄉發展不平衡,東西部發展不平衡,任何一個對國家事務關心的人,都可以列出十大矛盾,情況難道不是這樣嗎?我們的部分作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藝術地反映高房價給人民帶來苦難的作品有之,藝術地反映官員貪汙腐敗的作品有之,藝術地反映城市化侵犯農民的土地和利益的作品有之,藝術地反映工業化給祖國帶來環境汙染的作品有之,……我們的理論家和文藝批評家為什麽不可以通過對這些作品的評論而介入現實呢?文化詩學就是要從文本批評走向現實幹預。因此關懷現實是文化詩學的一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