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理論的經驗、困局與出路

四、文藝的善、真、美與教育工具

字體:16+-

這裏還要闡釋一下周揚對於文藝的價值取向的理解。周揚的文藝思想的核心既然是“人民文藝”論,那麽他認為文藝的價值首先是它能成為教育人民的工具,成為鼓舞人民的力量。所以周揚心目中文藝的“功利”(“善”)是首要的,認識、審美則放在次要的地位。對於文學的“功利”價值,周揚的論述是有明確內容的。周揚毫不隱晦地說:“為滿足群眾的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創造優秀的、真實的文學藝術作品,用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崇高思想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向著社會主義社會前進,這就是文學藝術工作方麵的莊嚴的任務。”[1]又說:“文學藝術是整個文化戰線的一個重要方麵,是影響人民精神生活的一種有力工具。今天它必須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傳大事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2]這裏所說的文學“莊嚴的任務”、“巨大的作用”,實際上就是周揚所理解的文學所追求的文學的“善”的價值。為什麽這樣說呢?很清楚,在周揚的觀念中,唯有熱愛國家、熱愛社會社會主義,這才是最大的“善”。“善”在他的理解中,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為,首先是集體的行為。非常有意思的是,周揚有時候把文藝的這種價值說得非常具體,如把文藝的價值與“五愛”教育關聯在一起。他說:“文學的主要教育作用是培養人民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公共財產的品德,這‘五愛’是彼此關聯,不可分割的。愛祖國,就是愛祖國的人民,人民中勞動人民最多,當然要愛勞動,而科學與公共財產又都是人類精神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產物,當然要愛科學和公共財產。”[3]從這些說法來看,周揚對文藝的價值總的歸結為一種教育的“工具”。這種說法來源於毛澤東的《講話》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定義中,並沒有更多新鮮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