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二節 “現實主義衝擊波”與“三駕馬車”

字體:16+-

1995年左右,以被稱為“三駕馬車”的河北作家談歌、何申、關仁山和湖北作家劉醒龍為代表,一批關注現實的作品如《分享艱難》(劉醒龍)、《大廠》《車間》《天下荒年》(談歌)、《大雪無鄉》《九月還鄉》(關仁山)、《信訪辦主任》(何申)、《都市裏的生產隊》(柳建偉)、《生存》(尤鳳偉)等作品,引起了評論界的重視。

而所謂“現實主義衝擊波”則是在此之後,文壇上湧起的一股寫作風潮。“現實主義衝擊波”最為人稱道的是它強烈的當下性特征和情感性特征。他們的小說文本直指當下社會困境的方方麵麵:改革陣痛中的國有大中型企業、經濟轉型期的鄉鎮企業、基層組織的腐敗、社會網絡中道義與良知的交戰……這些都使他們的文本呈現出一種巨大的現實涵量,體現了直麵現實的勇氣,有強烈的“主旋律”特征。

“現實主義衝擊波”直接坦白地宣稱要“把小說定位在普通讀者的層麵上”,“作家在心靈感覺上,應該是平常人”[5]。其代表作家談歌就認為“小說應該是一門世俗藝術。所謂世俗,就是講小說應該首先是一門大眾藝術。失去了大眾也就失去了讀者,也就遠離了小說的本意”,強調要“站在大眾的角度上”,弘揚一種“平民意識”,[6]從情感與理智兩方麵都拒絕烏托邦神話在文本中出現的任何可能性。但是“現實主義衝擊波”的創作意圖固然良好,創作實踐卻存在諸多粗疏和浮躁之處。

大致說來,“現實主義衝擊波”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麵。

第一,強烈的現實感,類型化的道德主義思路。《分享艱難》《大廠》《車間》《天下荒年》《大雪無鄉》《九月還鄉》《都市裏的生產隊》《生存》等眾多“現實主義衝擊波”文本都直麵當下現實空間最為嚴峻的一些現象,那就是在經濟轉型期掙紮在生死線上的國有企業、鄉鎮工廠,以及被改革的陣痛拋入生活最底層的工人群體,其筆觸涵蓋了下崗、拖欠工資、企業三角債、破產、道德價值與利益關係的尖銳對立等方方麵麵,表現出源自五四問題小說的關注現實、關注底層的精神傳統,並以對文化轉型期浮躁、功利的現實生活空間的關注而引起一片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