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一編 1949—1962年間的文學

字體:16+-

第一章 文學體製與文學運動

第一節 第一次文代會與文學體製的建立

在新中國尚未宣告誕生的1949年年初,中國共產黨就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召開全國性的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確定今後文藝工作的方針與任務,成立全國性的文藝組織。

1949年前後,國內政局的巨大變化,使得作家必須做出明確的政治選擇。胡適、梁實秋、蘇雪林、張愛玲、徐、紀弦、曹聚仁和林海音等人先後離開大陸,有的前往殖民統治下的香港或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有的則幹脆去往國外。而更多的作家則懷著對新政權的信任和對新社會的向往,紛紛“北上”,雲集已被確定為未來首都的北平,還有一些旅居國外的作家和藝術家,也懷著興奮和期待歸來。1949年3月,在當時的全國“文協”(即“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和華北文協理事會議上,產生了以郭沫若為主任委員和茅盾、周揚為副主任委員的42人籌委會,籌備召開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即“第一次文代會”)。

1949年7月2日至19日,第一次文代會在北平正式召開。這次會議實際上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學體製,自此以後,整個國家的文學實踐,都受製於這樣的體製。

出席第一次文代會的代表共有753人,分別組成了平津(一團、二團)、華北、西北、華東、東北、華中、部隊和南方(一團、二團)等十個代表團。代表中,中國共產黨黨員有444人,占代表總數的58.96%。[1]會議前一天,中共中央向大會發來了經過毛澤東修改的“賀電”,要求文藝工作者“進一步團結起來,進一步聯係人民群眾,廣泛地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文藝工作,使人民的文藝運動大大發展起來”[2]。會上,朱德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詞,周恩來作政治報告。郭沫若致開幕詞並作《為建設新中國的人民文藝而奮鬥》的總報告。茅盾和周揚先後作了題為《在反動派壓迫下鬥爭和發展的革命文藝》和《新的人民的文藝》的報告,分別總結了此前的國共統治區文藝創作和文藝運動的基本情況。大會期間的7月6日,毛澤東親臨會場,作了簡短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