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二節 《武訓傳》事件和《紅樓夢研究》問題

字體:16+-

這一時期,中國的文學領域掀起一次次大規模的批判運動。它們主要是:1950—1951年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和對蕭也牧等作家“小資產階級創作傾向”的批判;1954—1955年對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和胡適思想的批判;1955年對“胡風反革命集團”的批判和對“丁(玲)、陳(企霞)反黨集團”的批判;1957年的文藝界的“反右”運動和1958年對“丁(玲)、馮(雪峰)、陳(企霞)反黨集團”的再批判。此外,尚有對具體的作家作品和思想觀點(如阿壟的《論傾向性》、影片《清宮秘史》)的一係列批判。在20世紀50年代前期的批判運動中,以對電影《武訓傳》、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和所謂“胡風反革命集團”的批判規模和影響最大。

1.《武訓傳》事件

由孫瑜編導、趙丹主演的電影《武訓傳》於1948年拍成三分之一,後因經費問題而中斷。1949年以後,全麵修改的劇本經中共中央宣傳部審查,當時尚屬私營的上海昆侖影業公司決定繼續拍攝。拍竣後的影片又經上海市委宣傳部和上海市文化局審查,1950年12月開始在全國上映。

武訓(1838—1896)原是清末山東省堂邑縣(今山東冠縣)一個貧苦農民,由於他幾十年如一日的“行乞興學”和“苦操奇行”,被清代與民國時期的統治者和包括陶行知在內的很多文化教育界人士尊為“聖人”。飾演武訓的著名演員趙丹十分看重這次表演,並付出了巨大努力。

《武訓傳》在全國公映以後,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就發表了四十多篇頌揚武訓和《武訓傳》的文章,上海的三家出版社還分別出版了電影小說《武訓傳》、章回小說《千古奇丐》和《武訓畫傳》,《大眾電影》則將電影《武訓傳》評選為1950年全國“十佳國產片”之一。但是不久,諸如《不足為訓的〈武訓傳〉》和《陶行知先生表揚“武訓精神”有積極意義嗎?》這樣的文章開始出現。由此開始了關於電影《武訓傳》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