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名篇導讀

一、雜劇的文體特征和發展脈絡

字體:16+-

雜劇是在宋雜劇和金院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戲劇樣式,大約出現於金末元初,成熟於元代。元雜劇具有非常完整而嚴密的結構體製。

第一,“四折一楔子”,這是元雜劇最常見的劇本結構形式。每個劇本一般由四折戲組成,有時再加一個楔子。所謂的“折”相當於現在的“幕”,是戲曲組織的單元,也是全劇矛盾衝突的自然段落。四折,即是開端、發展、**、結局四個階段。四折之外,為了交代情節或貫穿線索,往往在全劇之首或折與折之間,加上一小段獨立的戲,稱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稱為開場楔子,置於各折之間的稱為過場楔子。楔子本義是木器榫合處為彌縫填裂而楔入的小木片。元雜劇中的楔子承擔著承前啟後的功能。一本四折的結構並非一成不變,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例子,如《趙氏孤兒》為五折,《秋千記》是六折,《西廂記》是五本二十一折。

此外,在劇本的開頭或結尾還有“題目正名”,也就是用兩句或四句話標明劇情提要,確定劇本名稱。如《竇娥冤》的題目正名為:“秉鑒持衡廉訪法,感天動地竇娥冤。”

第二,元雜劇以北方音樂為基礎,采用北曲聯套的形式。元雜劇每折用一個套曲,每個套曲一般都由同一宮調的若幹支曲牌組成。常見的是第一折用仙呂,第二折用南呂,第三折用中呂,第四折用雙調。少數劇本的各折,也有使用其他宮調的。在每一宮調之內,各有數十支曲牌。曲詞按曲牌填寫,一折之中的每支曲牌都押同一韻腳,不可換韻。有時又有向其他宮調借用一支或幾支曲牌的情況,稱為借宮。

第三,元雜劇角色分為旦、末、淨、雜。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是歌唱的女主角。外旦、貼旦是次要的女演員。末包括正末、小末、衝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男主角,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員。衝末是首次上場的男演員。淨是地位低下的喜劇性人物。雜是以上三類之外的演員。有孤(官)、駕(皇帝)、卜兒(老婦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