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曆史文學的傳統與經驗

二、超越狹隘民族主義:巴金作品裏的法德戰爭

字體:16+-

1914年,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處於歐洲中心地位的法國自然難守中立,同年8月3日,德國迫不及待地向法國宣戰。在一些政客“為了法國,為了共和國,為了全人類”一類冠冕堂皇的口號的感召下,法國各階層民眾普遍支持政府參戰,不同政黨也在“愛國”旗幟下暫時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然而戰事的進展卻給不少法國百姓澆了一盆冷水,法德之間展開了漫長而艱苦的拉鋸戰和陣地戰。當年被婦女們掛到戰士槍托上的鮮花早已凋謝,一股厭戰和反戰的情緒也從普通民眾乃至前線將士的心底滋生起來。在法國文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和平主義知識分子們空前地活躍起來;廣大工人則以持續的罷工憤怒地發泄對戰爭的不滿。雖然這場耗時四年之久的大戰最終以法國等“協約國”的勝利而告終,但法國早已被戰爭拖得筋疲力盡、傷痕累累。戰爭給這個國家帶來了驚人的損失,戰爭也給法蘭西民族造成了難以愈合的心靈創傷。

巴金是1927年離開上海到法國留學的。雖然大戰已結束了近十年,但法國民眾並沒有完全從曆史的陰影中走出來。充滿人道主義情懷的青年巴金不僅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法國人民那刻在心底的傷痛,而且和他們一道對那場前所未有的人類浩劫給予了理性而深刻的反思。

縱觀人類曆史,“戰爭與和平”可以說是其中最基本的主題之一。戰爭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多棱體。站在軍事家的立場看,也許戰場是逞才鬥智的絕好場所,戰爭在他們眼裏簡直就是一門精彩對抗的藝術;從民族主義的角度把戰爭訴諸文藝作品,我們很容易發現敵人的凶暴殘虐和我方將士的英勇報國、誓死殺敵。但作為一名文學家,看待戰爭是否還應具備一種發自內心的“超越”眼光?我們在許多世界名著裏都不難發現這方麵的情感意蘊,但遺憾的是中國現代作家對戰爭的看法幾乎都沒有脫離民族主義和英雄主義的立場。這當然與中華民族近百年來多次遭受異族鐵騎踐踏和**的殘酷現實有關,不過,如此多的作品都從同一種角度同一種立場來表現同一種文學題材,自然也就無法體現出美學形態的豐富性與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