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史(上)

第一節 梁啟超、黃遵憲與戊戌文學革命

字體:16+-

甲午海戰的失敗直接催生了戊戌變法,在戊戌變法前後,文壇以梁啟超與黃遵憲為主將發起了一場文學革命。這場文學革命是五四文學革命的前奏。從文學史的角度看,過去誇大了五四文學革命的貢獻而忽略了戊戌文學革命的貢獻。

一、梁啟超的文學革命及其文學成就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任甫,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因其為廣東省新會縣人,又稱梁新會。他是屬於開風氣之先的人。其一生的文學貢獻是翻譯不如創作,創作不如理論,理論不如文學倡導。他在甲午戰爭後倡導的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說界革命、劇壇革命可以統稱為戊戌文學革命,是五四文學革命的真正先聲。最早倡導文學革命的並非胡適與陳獨秀,而是梁啟超,他在《釋革》一文中最早提出“文學之革命”的概念。

甲午戰爭後,梁啟超已感受到傳統詩歌很難表現歐風美雨侵襲的中國,開始倡導詩界革命。黃遵憲是先驅者,1896年梁啟超、譚嗣同、夏曾佑已開始嚐試作新體詩,而明確提出詩界革命的則是梁啟超。他在《夏威夷遊記》中說“非有詩界革命,則詩運殆將絕”,並認為“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語句”。在《飲冰室詩話(六三)》中則認為詩界革命“當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認為新體詩“能以舊風格含新意境”。與康有為在孔教筐子裏裝載民主自由相似,與抗戰時期的舊瓶裝新酒相似,卻與胡適從形式上著眼不同。梁啟超的文界革命要革的是八股文與桐城古文的命。八股文隨著廢除科舉已失去其吸引力,但桐城古文在清代的勢力很大,甚至嚴複與林紓的譯文運用的也是桐城古文。梁啟超顯然受到黃遵憲倡導言文合一的影響,他倡導的是一種直抒胸臆新鮮潑辣的新文體,其能輸入“歐西文思”,不拘格套,並以平易通達的俚語俗語入文,以鮮活的生命力灌注進批評與說理之中。他自己的文章就是這種新文體的最好實踐者。從梁啟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到五四文學的“打倒桐城謬種”是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