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二、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与阮章竞等人的诗

字体:16+-

在走向民间以写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为荣的延安,民歌、民谣以及各种民间曲式都受到了重视。其中以李季运用信天游的体式创作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最为著名。

李季(1922—1980),原名李振鹏,河南唐河人。1938年赴延安,《讲话》之后他多数时间在三边工作,并主编《三边报》。他既有回归传统艺术形式的尝试,1944年发表过《卜掌村演义》等小说;更有向民间文艺学习的努力,据说他辑录的三边一带的信天游有三千多首,并能用信天游即兴编唱新词与当地老乡交谈。他运用信天游的民歌形式创作的《王贵与李香香》,在1946年9月《解放日报》上连载后一举成名。后来他发表过《报信姑娘》《**石》等长诗,但无论艺术表现力还是影响都比不上《王贵与李香香》。

《王贵与李香香》一开头,就描写20世纪30年代的三边贫富的严重分化,崔二爷宁可让粮食发霉,也不允许穷人不交租。崔二爷的狗腿子将三天没吃一粒米更交不起租子的王贵父亲活活打死,还要王贵给崔家扛长工。穷老汉李德瑞同情王贵,王贵也经常到李家帮工,并与李家女儿李香香情投意合。然而,崔二爷却看上了出水芙蓉一样漂亮的香香,调戏后还告诉不要他臭钱的香香:“死丫头你不要不识好,惹恼了二爷你受不了!”很快刘志丹领导穷人闹起革命来了,新仇(调戏其相好)旧恨(打死其父亲)使王贵跟定共产党闹革命。崔二爷知道后,将王贵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往死里打。香香“一阵阵打颤一阵阵麻,/打王贵就像打着了她”,她怕王贵被打死跑去给游击队送信。崔二爷正做着打死王贵独霸香香的春梦,被打到死羊湾的游击队惊醒后吓得逃跑了。王贵被救下,死羊湾变成活羊湾,穷人翻身分到土地,王贵与香香自由结婚。为了穷人的好日子长久,王贵结婚三天就报名参军。不久崔二爷跟在白军屁股后面又回来了。反攻倒算后,他又缠上了香香。他强抱香香亲嘴,被香香唾了一脸又抓伤。硬的不行来软的,他支走李老汉出差一去不回,对香香步步紧逼。香香绝望地为王贵做了最后一双鞋,托大雁捎几句话儿给心上的人:“你走时树木才发芽,/树叶落净你还不回家!”就在崔二爷要娶香香当小老婆的危急时刻,游击队又打回来了,白军缴枪崔二爷也被活捉。王贵与被打扮成新媳妇的香香再历一劫,又重新团圆。

原典阅读

苦菜花开

山丹丹开花红姣姣,

香香人材长得好。

一对大眼水汪汪,

就像那露水珠在草上淌。

二道糜子碾三遍,

香香自小就爱庄稼汉。

地头上沙柳绿蓁蓁,

王贵是个好后生。

身高五尺浑身都是劲,

庄稼地里顶两人。

玉米开花半中腰,

王贵早把香香看中了。

小曲好唱口难开,

樱桃好吃树难栽;

交好的心思两人都有,

谁也害臊难开口。

王贵赶羊上山来,

香香在洼里掏苦菜。

赶着羊群打口哨,

一句曲儿出口了:

“受苦一天不瞌睡,

合不着眼睛我想妹妹。”

停下脚步定一定神,

洼洼里声小像弹琴:

“山丹丹花来背洼洼开,

有那些心思慢慢来。”

“大路畔上的灵芝草,

谁也没有妹妹好!”

“马里头挑马四银蹄,

人里头挑人就数哥哥你!”

“樱桃小口糯米牙,

巧口口说些哄人话。

“交上个有钱的花钱常不断,

为啥要跟我这个揽工的受可怜?”

“烟锅锅点灯半炕炕明,

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

“妹妹生来就爱庄稼汉,

实心实意赛过银钱。”

“红瓤子西瓜绿皮包,

妹妹的话儿我忘不了。

“肚里的话儿乱如麻,

定下个时候说说知心话。”

“天黑夜静人睡下,

妹妹房里把话拉。

“满天的星星没月亮,

小心踏在狗身上!”

——李季:《李季文集》(第1卷),12—14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原典点评

本诗选自《王贵与李香香》第一部《四、掏苦菜》,题目是编者另加的。

两位情窦初开的年轻人表达爱情的方式是极为生动有趣的。开始是凤求凰,但当凰对凤表达了充分的爱意,凤反要试探凰,说你那么漂亮为什么不爱有钱的主,香香就表达了喜爱庄稼汉的情意。这令人想到七仙女与天仙配的爱情故事,当两位铁心相爱的男女宁肯死也不向欺男霸女的崔二爷屈服时,这个民间爱情故事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那些贬损这部长诗的人就因追风而遮蔽了对其艺术魅力的发掘。当然,仅仅发掘这种民间乡土的艺术魅力,就会忽视革命政策所起的巨大作用。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代替打击恶霸的传统侠客的是打倒地主恶霸的共产党;代替苦难的小两口以神迹变换出男耕女织的良田的是共产党的分田分地政策,从而使民间叙事与革命叙事进行了成功的结合。

《王贵与李香香》发表后在陕北反响极大,从文学史的角度更应该关注长诗发表后,其他诗人对信天游这种艺术形式的运用。戈壁舟(1915—1986,原名廖信泉,成都人)的《自卫军》、严辰的《新婚》、张志民的《王九诉苦》等诗,明显受这种诗歌体式的影响。严辰的长诗《新婚》不但吸取其信天游的表现技巧,而且在内容上也相近,诗的最后六句是:

男的甘心女情愿,

搭搭对对好姻缘……

公鸡叫明夜天短,

不断头的话儿拉不完。

太阳出来满天红,

新绿的杨柳舞春风!

张志民(1926—1998,今属北京的直隶宛平人)的《死不着》与《王九诉苦》也是这种诗歌体式,且看《王九诉苦》开头的诗句:

进了村子不用问,

大小石头都姓孙。

孙老财一手把天地盖,

穷小子死了没处埋。

甚至远在上海的刘岚山(1919—2004,安徽和县人)在《扔下亲儿做奶娘》中也深受《王贵与李香香》的影响,诗的开头四句是:

天凉没有心头凉,

扔下亲儿做奶娘。

人在外头心在家,

梦里时常哭娃娃。

《王贵与李香香》的成功,也启发了其他诗人以其他民歌形式进行创作,阮章竞就是其中之一。阮章竞(1914—2000),广东香山(今属中山市)人。1949年5月发表在《太行文艺》上的长诗《漳河水》,以妇女解放为主题,描绘了荷荷、苓苓、紫金英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苦难人生:“荷荷配了个‘半封建’,/天天眼泪流满脸。/苓苓许了个狠心郎,/连打带骂上爹娘!/紫金英嫁了个痨病汉,/一年不到守空房!”三个女性的悲惨遭遇令漳河呜咽:

声声泪,声声泪,

声声泪泪山要碎。

桃花坞,杨柳树,

漳河河水长声哭!

共产党的到来才使妇女翻身得解放,告别过去的悲惨人生。《漳河水》运用漳河两岸流行的民间曲调,其中“四大恨”与“割青菜”是三句一个诗节,但在艺术表现上显得诗笔呆滞,而占全诗多数篇幅的“开花”与信天游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