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胡風召集二蕭、艾青、端木蕻良、彭柏山、曹白等作家商議籌辦新的文學雜誌。胡風本想取刊名《抗戰文藝》,蕭紅覺得不如叫《七月》更好,胡風采納了蕭紅的建議。1941年《七月》終刊。1944年《希望》創刊,1946年10月終刊。在《七月》與《希望》之間與其後,胡風還編輯了《七月詩叢》《七月文叢》與《七月新叢》,以凝聚文學旨趣相近的同仁。這些書刊除了《希望》都以“七月”命名,這就是七月派的由來。七月派的早期成員除了參加刊物籌備會的六位作家,還有聶紺弩、丘東平、田間等人。這些成員除了艾青、田間、丘東平,多數都是與魯迅關係密切的作家。通過刊物與叢書,胡風推出了路翎、綠原等一大批作家與詩人,他們才是真正的七月派。
文學研究會的特征是“為人生”,創造社是“為藝術”,那麽,七月派的特征是什麽呢?就是在新時代對魯迅精神與血脈的傳承。《七月》不但發表了“魯迅先生逝世周年紀念特輯”,而且胡風還將魯迅的創作實踐總結成獨特的現實主義理論,指導他所培養與扶持的新進作家的創作。因此要審視七月派的特征,首先就要對胡風的文學理論加以討論。
胡風(1902—1985),原名張光人,湖北蘄春人。1929年赴日,因擔任“左聯”東京支部的負責人並參加反戰活動,1933年被日本驅逐回國。他曾擔任“左聯”的宣傳部長與行政書記,很快就成為魯迅在“左聯”的代言人。他被排除在“左聯”的領導人之外,魯迅與“左聯”領導人周揚等人的關係也急劇惡化。胡風很早就開始創作新詩,1937年出版第一個詩集《野花與箭》,1943年出版詩集《為祖國而歌》。不過,遮蔽了他的詩歌之光而使他名滿天下的卻是文學批評。胡風在魯迅逝世後出版的文學評論集計有《密雲期風習小記》(收1935—1938年文章)、《論民族形式問題》(1940)、《民族戰爭與文藝性格》(收1937—1941年文章)、《在混亂裏麵》(收1941—1943年文章)、《逆流的日子》(收1944—1946年文章)、《為了明天》(收1946—1948年文章)。胡風在文學批評上如此勤奮的動因,正是文壇的主流越來越偏離魯迅的傳統,他是以捍衛魯迅傳統的姿態出現的。胡風以新文學為世界進步文學新拓的支流來矯正文壇的民間化與傳統化傾向,以“現實主義”來反駁公式主義與客觀主義。值得注意的是,胡風的“現實主義”與西方的在浪漫主義之後現代主義之前的現實主義並非一個概念。因為現實主義推崇客觀的寫實性,要在細節真實的基礎上真切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而胡風的現實主義卻是以“主觀戰鬥精神”為特征。因而在胡風的“現實主義”概念中,已經容納了浪漫主義與現代主義,這正如在魯迅直麵人生的寫實小說中,已經容納了浪漫主義的抒情與現代主義的深度,在改造國民性上體現了主體意誌對客體的擁抱與占取。因此,與其說胡風的現實主義是取自19世紀西方現實主義的概念,倒不如說是對魯迅文學傳統的理論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