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史(下)

二、詩星閃耀:綠原、魯藜、彭燕郊、曾卓、牛漢等

字體:16+-

胡風是詩人,七月派可以說是詩星閃耀。綠原(1922—2009),原名劉仁甫,以筆名行世,湖北黃陂人。1942年考入重慶複旦大學,並在胡風編輯的《七月詩叢》出版詩集《童話》。後又出版詩集《終點,又是一個起點》《集合》。1955在反胡風運動中被定罪為“美蔣特務”而入獄,1959年在被監禁期間作《又一名哥倫布》等詩,1962獲釋。“文革”再受批鬥,1970年在牛棚中作《重讀〈聖經〉》等詩。正如蕭軍“文革”期間的舊詩,從《又一名哥倫布》將自己被關押看成是一次尋求真理的孤獨旅行,到《重讀〈聖經〉》在“桌上是寫不完的檢查和交待,/明天是搞不完的批判和鬥爭”的惡劣環境中,發出“今天,耶穌不隻釘一回十字架”的抗議,繼承的仍是五四文學傳統,與當時的文學潮流南轅北轍。這充分表明,隻有胡風培養的魯迅的精神苗裔還在爭天抗俗地為了真理與自由而進行抗爭。

綠原曾喜歡過戴望舒與卞之琳的詩歌,但他的詩更受艾青的影響。《鄉愁》的一個詩節明顯有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的影響:

飛雪了

老北風

像法西斯妖軍的口哨

無恥地

滾響著,

暴動著慘白的災難……

《春天與詩》《春雷》等詩中那種排比句的運用,也能發現艾青詩歌的影響。在意象的運用上受艾青詩歌影響的還有《工作》一詩對鋼鐵廠的描寫:

火焰所排泄的光華

又架起

虹狀的橋

通向原始的天空

用恐怖的文字

講述著地球的神話……

當然,他的詩歌也受到外國詩歌的影響,且看《詩與真》的一個詩節:

我曾是一個少年浮士德

我被拋進了偉大的疑惑

世界原來比眼睛更大更大

詩呀詩,你這可愛的梅菲斯特

他的《驚蟄》一詩試圖在主體的抒情與意象的捕捉中注入哲理,有點《野草》的意味,也有海涅詩歌的意象,且看詩中的一個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