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露清聲:一個人的音樂趣味

全景之趣

字體:16+-

我一直固執地認為人們如果想通過文字讀懂、讀透貝多芬實在是不可能的事。再高明的作家,再準確生動、深刻精練的文字,麵對這位音樂家的平生,也僅僅能作為注解和輔助。這也許就是音樂作品存在與流傳的原因之一,讓我們今天還能更敏銳地洞悉昔日聖哲的精神世界,所以,還是停下來聽聽他的音樂吧!

貝多芬在今天的世界裏是個神話,名字知曉率幾乎無人能及,是老幼婦孺眼中“音樂”的代名詞。他一生完成了令人驚歎的音樂創作,交響樂、歌劇、室內樂、器樂獨奏、舞台音樂、歌曲無不涉及。很多旋律片段如今被改編應用,甚至用在電話等待鈴音中,而且這些旋律亦能與當代流行音樂所占份額並駕齊驅。

麵對貝多芬諸多偉大作品,我們需要找到“我的位置”並啟動導航,否則,抽象的音樂最容易讓人迷路。被稱為鋼琴音樂《新約全書》的32首鋼琴奏鳴曲是一條很好的線索。

說到這套奏鳴曲,我曾經見過很多分類,出於種種原因,“貝多芬三大奏鳴曲”“貝多芬六大奏鳴曲”之說法不絕於耳。我個人非常反對各種關於“大”的總結歸納,原因是我們參考的因素並不足以說明此種做法的合理性。比如,“大”的標準到底是什麽?曲目規模?時間長度?抑或是這首奏鳴曲被演奏的次數或在聽眾中的知曉程度?但是,關於這些方麵從未有過翔實且權威的統計。於是主觀的標準——容易理解,有明確的標題(其中的多數標題均不是出自作曲家之手),有相關的故事或者其他什麽因素代替了客觀標準,讓這種歸納方法有了生存空間,並由一個人傳向另一個人,直至更多。最終使得人們在談及貝多芬奏鳴曲時,能想到的隻有“月光”“熱情”“悲愴”“離別”“田園”,等等。這種管中窺豹的做法無疑讓人們忽略了很多更精彩風景,而事實是,在了解貝多芬的路上,過程更勝於結果。碎片式的欣賞隻會把奏鳴曲分割成一幅幅孤立的圖畫,雖然猶有美感,但其中隱形的聯係已經中斷。所謂“隱形的聯係”指的正是貝多芬樂思的發展衍進,每首奏鳴曲鮮活不衰的力量就來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