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目前对于房地产产业领域所实行的货币政策,是以强调防范金融风险为特点的,也就是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房地产产业的货币政策的重要取向。央行之所以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房地产产业领域货币政策的重要取向,主要是因为房地产产业中目前存在着下述这样几个值得人们思考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就是房地产商及房地产产业运行过程中的资本金太少。这种资本金太少的状况,使得房地产产业一旦出现问题,首先就会引发银行的金融风险。据统计,现在房地产商的负债率平均水平一般都在67%左右,如果再加上一些购房者的个人按揭,实际上房地产产业当中的资本金是极其低下的。这种资本金过低的状况,使得房地产产业一旦发生问题,就会把金融风险转嫁给银行,从而引发金融风险。
第二个现象,房地产领域已经出现了财富过快和非正常集聚的状态。在福布斯所公布的中国最富的人的名单中,50%以上的人基本上都是从事房地产产业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快速富有是因为投资于房地产产业。这种状况充分地表明,房地产产业已成为财富迅速集聚的领域,因而在这种财富过速集聚的领域中考虑防范金融风险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房地产领域不断出现冲击银行信用和引发金融风险的大案。近几年的经济犯罪状况表明,好多比较大的危害金融安全的案子,都发生在房地产领域。因此,央行考虑防范房地产产业中的金融风险是正确的。
第三个现象,已经出现了以骗贷为目的的假按揭。从目前有关方面的统计资料来看,这种以骗贷为目的的假按揭的数量,已经不少。这种以骗贷为目的的假按揭,在首付比例比较低的情况下,必然会把风险转给银行,从而出现金融风险问题,因而央行强调防范金融风险是对的。
第四个现象,住房的闲置和积压数量在不断上升。不同的机构,对于住房闲置率和积压率的统计虽然在具体数量上有出入,但有一个倾向是可以肯定,那就是房屋闲置率和积压的数量近几年在不断地上升。这种闲置率和积压数量的上升,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必然会把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转移给银行,成为金融风险。本来,一个房地产企业有经营风险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我国目前这种房地产企业资本金率比较低,而且按揭的首付款比较低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本身的经营风险,就会转化成为银行的金融风险。
第五个现象,在按揭购房当中,已经出现了有些人因各种原因而不能正常按揭的现象。由于首付率太低,当购房者不能正常按揭的时候,虽然也有房屋作抵押,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会将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转嫁给银行,成为金融风险。
所以,从以上五个现象来看,央行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自己在房地产产业中的政策取向是对的,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当然,也有人认为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因为在他们看来,住房信贷是以房子做抵押的,正因为有不动产作抵押,所以出现问题就不会影响金融活动。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银行是要为储户还本付息的,银行为房地产产业贷款的目的是进行以增值为目的的投资,而不是要房子。如果因为有抵押而忽视了对银行金融风险防范,那么一旦出现房地产产业的经营问题,其结果就必然会导致银行有一大堆销售不掉的房子,而银行却无法支付储户的本金和利息,因而最终的结果还是会引发很大的金融风险。所以,我们认为央行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房地产产业的货币政策取向是有道理的。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防范金融风险的问题,我认为银行对于房地产产业的信贷活动,恐怕还不能搞一刀切,应该要考虑对不同的房地产企业实行不同的信贷政策,要把房地产商的信用作为贷款的依据,因为贷款最终恐怕还是要考虑房地产商的还贷能力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对于房地产产业,央行的货币政策既要考虑防范金融风险,又要考虑支持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因为房地产产业现在是关乎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以及就业的极其重要的产业,近几年的宏观经济情况表明,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对我国GDP的增长有着很大的推动力。因此,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应该支持房地产产业,尤其是不能使房地产产业发生大起大落,因为大起大落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所以,我们认为可能央行需要在大力支持房地产产业发展的同时,再从各方面注重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也就是说,应该把积极支持房地产产业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防止金融风险的产生,又能够有效支持中国房地产产业的稳定发展。